第四十八章 有文化的綁匪(第2/2頁)

在短信裏,“過、順、向、見”四個字準確且不重復。如果這要不是一個罪犯寫的綁架勒索信,已經可以在寫作課堂上當做範例使用了。特別是這個“見”字,是畫龍點睛之筆。一般人可能會寫“有一亭”,意思上不變,但是卻遠遠沒有“見”字來得神髓。因為這條短信是站在吳世勛的角度上寫的,是他的主觀視角。寫有一亭,沒有錯,但是有點第三人稱視角的意思。所以,這裏犯罪策劃師用了一個“見”字,保證了四個動詞全部是以閱讀短信的人為主觀視角。上監獄裏看看那些綁架犯,他們寫綁架信的時候會考慮到行文始終保持閱讀者為主觀視角嗎?

不止這樣,還有一點十分有趣。雖然短信只有十九個字,但是,讀起來居然有一種朗朗上口的感覺。因為犯罪策劃師寫這條短信的時候,結構安排的非常好。別不相信,最前面兩個二三結構的重復,緊接著一個五四的結構。這樣的結構,陰陽頓挫,安排得很是巧妙。最離譜的事情是——你可能沒注意到,第一句末尾的“根”字和最後一句末尾的“信”字,同屬詞林正韻的第六部。第二句的“亭”字和第三句末尾的“凳”字,同屬詞林正韻第十一部。對,沒錯,犯罪策劃師還順手押了一下韻……好在犯罪策劃師沒找個詞牌校正平仄填一首詞啊。

許願聽完何局長的分析,不自覺地深吸了一口涼氣,感嘆道:“流氓不可怕,可怕流氓有文化。”

何副局長笑了一下:“現在連違法犯罪的犯罪分子都是這個水平了,你還好意思不學習嗎?”

許願:“嗯,文字確實是體現出了不少東西,但是,我們光知道他有文采,寫作能力很厲害,有什麽用啊?”

不可能沒有用。

犯罪策劃師就算再張狂也不至於在寫綁架信上也要賣弄一下文采,應該是沒怎麽思考,拿起來直接寫的。只能說是他長期讀古文,而且有寫舊體詩的愛好。不不不……不是舊體詩,從他的短信上看,應該是詞,他有填詞的愛好。習慣成自然,他在寫綁架信時不自覺地就流露出了他的習慣,換句話說,他平時閑著無聊寫個日記都是這個水平。犯罪策劃師向來以謹慎著稱,如果他發現自己流露出了這種信息,他一定會避免。然而,他沒注意到自己犯下這個疏忽,可見,真的是形成了一個表述的本能。

整個短信十九個字,展現了他的水平。然而,在後面押韻的地方,其實有一些瑕疵的。雖說不是五絕,沒規定必須二四句押韻,但是……第一句和第四句押韻,第二句和第三句押韻,總覺得不太好。想一下,其實也就釋然了,歸根結底這是一封綁架信!他不是文章。犯罪策劃師應該是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押韻,隨手寫一下而已,只因他平時習慣了寫詩填詞,順手就把一四句和二三句末字的韻部寫相同了。可見,確實是形成了一種表述的本能。

許願:“哦,我明白了。在這個時代,所謂的作家他媽的未必是是真擅長運用文字的人。他們只是一群碼字速度特別的快的被包裝出來的碼字民工。這樣的時代下,還能形成這種表述本能的人不多。所以……”

何副局長:“沒錯!查找最近和吳世勛有交集的人,工作和文化行業有關的優先調查。吳世勛是影視公司的,首先排查他的編劇。然後,排查和他合作的文化產業的平台。如你所說,這樣的人不多,一定會找到什麽線索的。”

“哈哈哈……”許願忽然笑了幾聲。

何副局長問:“你笑什麽啊?”

許願:“沒什麽,姜還是老的辣啊。”

何副局長:“行了,趕緊辦。”

慶城某處廉價的出租屋內,犯罪策劃師在屋子裏來回渡步,忽然,他想到了什麽,連忙掏出手機,咋了一下舌:“哎呀……我之前怎麽沒注意到呢?大風大浪都過來了,怎麽在這種地方犯下錯誤了啊……”

“哈哈。”慶城警局裏,何副局長望著窗外,苦笑一下:“真是諷刺啊……暴露你的居然是你的才華,有這樣的才華,為什麽不走一條正路呢?”

(綁架信是個真實案例,余秋雨曾經在他的書裏提到過,他講的要比我寫的好多了,有興趣的話大家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