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颶風的傳說(第3/4頁)

據那淘海客所說,那艘船上物品齊全,房間眾多,猶如迷宮一般龐大,但他試著推開房間,卻發現船上一個人影都沒有,但其他物品看起來都是完好無損。他膽戰心驚一路走進去,在船的正中發現一個宮殿般的大艙。他輕輕推開殿門,卻猛然發現大殿的盡頭,有座雕著金龍的大椅子,那上面坐著一個身穿黃色龍袍的人,正滿面不快地盯著他!

那一眼充滿威勢,淘海客一個人上船本來就是靠的一股勇氣,找到這裏時已經被這詭異的空船消磨得差不多了,正是膽戰心驚之時,這一眼就嚇得大叫一聲,本能地轉身就跑。

跑了幾步,他腦子開始轉動,想到這艘船年代已久,很顯然不可能有活人出現。那麽這個穿龍袍的人毋庸置疑就是鬼怪現身了。他一路狂奔,越想越是害怕,又怕鬼怪跟隨而來,連頭都不敢回,等逃回福昌號時已經魂不守舍了。

蛟爺聽了夥計顛三倒四的話,心裏也打起了鼓,依他看來,那應該是不知道年代的達官貴人出海時遭遇了不測,只是不知道什麽原因,在海上居然能保存到現在。既然整個船上都沒有人,那所謂的龍袍怪人,多半也是那夥計受了驚嚇的胡言亂語。

聽到這裏,我心裏暗嘆一聲,估計當年包括蛟爺在內,所有人都禁受不了這難得一見的誘惑,終究還是要上船去探求一番。

果然,蛟爺說最後還是好奇心戰勝了恐懼,於是蛟爺帶上人,上了小舢板,向那條龍船劃了過去。

等離船近了,蛟爺才發現船體上的木質材料其實早已被海水蝕透,沒有解體是因為船體上結了厚厚一層珊瑚巖殼,顏色明麗鮮艷,看起來就猶如一只珊瑚打造的巨船,難怪之前遠遠看去五彩繽紛,猶如一件精美的工藝品。在珊瑚殼沒有覆蓋到的地方,尤其是船的底部,被水浸得久了的部位,手稍微使勁,就能在腐朽的船板上摳出一個大洞。

總之,在海上出現這樣的東西,雖然看上去很美,卻讓人心生懼意。一路沒有人說話,眾人上了甲板後,往船艙裏走去,一路上靜得讓人心裏打鼓,的確和之前進來那夥計說的一樣,一個人都沒有。又往下走了一層,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艙門,小心拉開門,他們果然見到了淘海客說的那龍袍人。

蛟爺一眼看去,也是嚇了一跳,但這次人多勢眾,大家和他對視片刻,卻發現那人紋絲不動。待蛟爺壯著膽子走近,越發覺得那個人可能根本沒死,他那充滿了怒氣的臉上,就連胡子都根根翹起,好像馬上就會開口怒斥這些闖上船的人。

蛟爺做了個手勢,示意大家停步,小心地等了半天,那穿著龍袍的人仍然是那副威嚴的表情,沒有絲毫變化。這時候蛟爺才大著膽子率先走到跟前,他伸手過去碰了碰龍袍人,入手冰涼,他才肯定眼前這個栩栩如生的人,其實早已死得不能再死了,只是不知為什麽,屍身竟然一直沒有腐爛。

再向前走一步,蛟爺仔細打量一番,才發現龍袍人的手中,抱著一只古色古香的匣子。

我聽到這裏,心裏一動,馬上想到了見到阿娣時,手裏拿著的那只奇怪的木匣。猶豫了一下,我還是沒有插嘴,靜靜地聽蛟爺繼續講下去。

這只匣子,既然直到他死前的最後一刻還抱在懷裏,那麽顯然非常重要。蛟爺抑制住內心的巨大好奇,沒有去碰,而是先觀察起周圍。一圈下來,他才發現,龍袍人身前的長案上,還放著一張紙,紙上的墨跡新鮮欲滴,好像那龍袍人剛剛才書寫完畢,正留待群臣欣賞的樣子。蛟爺小心翼翼地走過去,伸長了脖子仔細看起這張紙上的內容。

原來,這個身著龍袍之人,生前正是大明帝國的第二任皇帝,開國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孫子惠帝朱允炆,史稱建文帝。當年朱元璋死後,將帝位傳給了朱允炆,可是他的叔父燕王朱棣不忿侄兒削藩,起兵反叛,殺入應天府,建文帝從應天府倉皇而逃,乘著這艘龍船逃往南海而去,卻被篡了皇位的明成祖朱棣數次派出心腹太監鄭和一路追殺,在數次形勢危急、慌不擇路中,逃到了這個奇怪的地方,從此再也沒能駛出這片海域。

蛟爺看到這裏,心中已經不再害怕,而是有些絕望,難道他們這一船人也會被困在這裏,再也出不去嗎?等他再往下看時,卻發現這遺書的後半段另有轉機。

紙上的前一段內容,主要是憤怒聲討了燕王朱棣篡權奪位的陰謀和罪行,後一半卻話題一轉,說起了他手中所持的古匣子。

關於這只匣子的來歷,紙上沒有詳說,只簡略提了一句是海上偶得。匣子裏有一個神像,形狀怪異,匣子內側刻著一句話:對神許願,可解海上一切危難,但十五年後必回到原地還願,否則子孫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