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竺香(第4/4頁)

楊繼宗也忙客氣道:“哪裏,哪裏!小仆缺少家教,一言不合就放聲吵嚷,驚擾了閣下。閣下想來就是胡掌櫃了?”

那人微微冷笑道:“公子對小號倒也知道得甚多。在下正是胡昌世,不知公子是……”

楊繼宗也不隱瞞,說道:“學生楊繼宗,為明春會試暫住京師。”卻不說明自己住在哪裏。

胡昌世聽說是位舉人,態度更加謹敬,連忙說道:“原來是位舉人老爺,多有怠慢。”這才又轉身對那姓李的藥師說道,“李師傅,你可聽說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雖在這藥行裏經營了大半世,醫理、藥理也算粗通,但豈敢說是所有藥材爛熟於心,一切方劑通曉悉知?何況有那方外高人,奇特的醫療之法,我們沒聽說過的所在甚多,如何就能斷定別人不通?”

李師傅還想爭辯兩句,但見到掌櫃的一臉嚴肅,才嘟著嘴,不說話了。

胡掌櫃這才又對楊繼宗問道:“楊公子,但不知您聽說的這個偏方是何人所授?”

楊繼宗並不猶豫,“這方法是那天在西四牌樓有個福安茶坊,茶坊中一位走方的郎中所說。學生實在不懂醫藥,還請胡掌櫃給斷一下,這方法可還有道理?”說這話時,兩眼直逼著胡昌世,卻是毫不示弱。

看來那胡昌世也絕非等閑之輩,一面與楊繼宗對視,一面微微點頭,從臉上根本看不出他有什麽想法。

“公子在一個什麽茶坊中聽了個遊方的郎中議論,就敢貿然一試,倒也有幾分膽量。不知公子可是聽說過,用藥如用兵,兵者,詭道也。公子靠著一點道聽途說就要以令兄的貴體來以身相試,不是有些孟浪嗎?”

楊繼宗道:“雖說是道聽途說,學生倒也為此細細盤算,周密思量,似覺其中不無道理。何況,那日也有人試過此方,只是不知後果如何。以學生拙見,即便一時未能見效,難不成就會因此喪了性命?”

聽了此話,胡昌世眼中又是兇光一閃,旋又止熄了。

“剛才李師傅已經說過,按照一般藥理醫理,這個單方是萬萬說不通的,但自古以來出於理外的醫方甚多,在下也不敢妄評。但既然公子聽說了此方,又找到敝號,湊巧敝號又正有此味,說來說去終是一種緣分。不如這樣,今天在下就奉送公子這天竺香兩粒,以為謝罪。”說著就從那包香的布包裏揀出不大不小的兩粒,讓夥計用草紙包了,恭恭敬敬遞了過去。

楊繼宗也不再客氣,一面道謝一面接了過來。

那胡掌櫃才又說道:“不過在下有話要說在前面,公子按方用藥,若尊兄病愈,自是皆大歡喜。但萬一用藥無效,甚至反而加重了病情,千萬莫怪小號。”

楊繼宗忙說“豈敢”,又再謝過了,轉身要走。胡掌櫃在身後卻又冷冷地來了一句:

“這天竺香氣味奇特,公子可要保存仔細了,小心招蜂引蝶,恐有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