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動咒(第2/3頁)

陳瞎子等人到了李家山,一看那些古滇王公貴族的墓葬群,只剩下一個個爛泥窟窿,早不知被民盜、散盜濾了多少遍坑,連根死人骨頭也沒給後人剩下。

不過當時陳瞎子還算運氣不錯,他們不死心,又在幾個泥色草痕深厚的泥塘裏挖了一通,發現了一座僅被盜過兩三回的末代滇王墓室。不過這墓中也沒什麽明器了,只有空棺一具,看材質也是不凡,都是雲南原始森林中的珍貴木料,陳瞎子只好把棺板拆了,不料卻在裏面發現了一張人皮地圖,回去請巧手匠人復原出來,地圖中所描繪的區域,竟然是獻王墓的具體方位。

盜墓之人大多知道關於獻王墓的種種傳說。據說那座古墓建得窮極奢華,曾用萬人活殉,而且地宮是座天上宮殿,凡人想入古墓拜見獻王,只有從天河中駕乘一葉扁舟,渡過陰河,才能抵達,而且去了就永遠回不來,都得留在那伺候獻王。

此墓天上有、人間無,永遠都不可能被盜墓賊倒了鬥。這些傳說流傳的年頭久了,難免漸漸失真,有許多盜墓行裏的老手,都認為獻王墓僅僅是個傳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些天子人物,都只好把墓建在地下,他一個南疆的草頭天子,怎麽可能把古墓造在天上的龍暈當中,此事絕對做不得真。

可眼見周圍古墓難尋,又急於做一出大手筆,陳瞎子就打起了獻王墓的主意,當即取出人皮地圖來同鷓鴣哨詳加商議。

鷓鴣哨卻滿腦子盡是西夏黑水城藏有髦塵珠之事,對獻王墓毫無興理,全部精神命脈都傾注在雮塵珠這一件事上。雲南蟲谷的傳說虛無縹緲,世上有沒有獻王墓都不確定,興師動眾遠赴雲南,未必能有收獲,所以他對陳瞎子說要先到黑水城沙漠盜寶,事成之後,再來相助卸嶺群盜去找獻王墓。

陳瞎子卻不以為然,如今鞏固常勝山舵把子的地位是當務之急。按理說去找深山老林中的獻王墓,遠比尋找埋在黃沙之下的黑水城,來得更加容易,畢竟有張標明路線的皮地圖,可以參考;而在沙漠中尋找古跡,真是比登天還難,從沒聽說過有盜墓賊能在沙漠裏尋藏掘寶。無邊無際的沙漠,是盜墓者難以涉足的禁地,搬山卸嶺的手段到了那種地方,都難施展。

鷓鴣哨常常獨來獨往,此去西夏黑水城,本也不想讓卸嶺群盜相助,但他心胸坦蕩,就對陳瞎子直言相告,說起沙漠盜墓之事。其實搬山道人整條族脈,皆是從西域沙漠裏遷徙至江南的,也曾多次深入沙漠尋訪古跡,不過那已是幾千年前的舊事了。

早在漢代,搬山道人就已為尋找雮塵珠窮盡了心智,當時曾有人想過,要是找不到雮塵珠,不如返回祖地雙黑山,到紮格拉瑪神山的無底鬼洞下一探究竟,說不定可以找出惡咒的根源。

不過那時候的紮格拉瑪雙黑山,已被鬼洞人占據,他們在雙聖山谷的盡頭,建造了一座城池,國號精絕,其中的精絕女王,更是一位不世出的奇人。

傳說精絕女王能以目攝人,有人說她那是搬運挪移的妖法,還有人說是國光攝魂的邪術,沒人知道她的真實底細。孔雀河流域的三十六國,多受精絕所制,搬山道人幾次潛入戒備森嚴的紮格拉瑪山,都被守衛發現,憑空賠上了幾條性命。

後來終於有位搬山道人,想出一條奇策對付精絕國,精絕之強,實是因為國中女王厲害,只要除了此人,破城易如反掌。

於是這位搬山道人的前輩,扮做從遙遠東方而來的占蔔師,施展縱橫聯合之術,使飽受精絕奴役的西域諸國同仇敵愾。諸國攜手聯合,暗中籌劃集結人馬,起兵攻打精絕主城,搬山道人又調配慢藥,暗藏在金羊羔的肉中,使三十六國的第一勇士姑墨王子攜帶金羊羔進獻精絕女王,用慢藥害了女王性命。

那精絕女王的弱點就在自視過高,她是沙漠中使群星失色的明月,認為只有她這種天神一般的人物,才可以品嘗金羊羔,果然中了此計,沒過多久,便毒發身亡,被葬在紮格拉瑪山的無底鬼洞之上。早已在沙漠中埋伏多時的諸國聯軍,得知女王死訊,頓時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攻入城中。

聯軍將精絕之人不分良賤,盡數屠戮在城內,激戰從第一天的清晨持續到第二天清晨,最後終於陷落了地下王宮,跟精絕女王仇深似海的聯軍將士,正要去挖開女王的古墓鞭屍泄恨,再搬空女王搜刮來的大批珍寶,沙漠裏卻突然飛沙走石,日月無光。

吞噬一切的黑沙暴就如真神的長鞭,所到之處使沙丘移動,覆蓋了紮格拉瑪山的一切。攻入城中的聯軍,包括那名出奇計暗殺精絕女王的搬山道人,都被沙漠所吞。此後的千百年中,只有沙漠風暴過後,精絕古城才會偶爾揭開她神秘的面紗,隨著流沙移動,這座如曇花一現般的鬼眼之城,又會再次沉入滾滾黃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