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冷酷仙境(第3/3頁)

不過眼下大事未定,只好強打精神,指點群盜收拾井底堆積的屍骸棺槨,盜眾們也擔心丹井裏有突然詐屍的僵人,分出數十人來持了白蠟杆守在四周,一有異動,就群杆齊戳制住僵屍撲人。

丹井裏從各地挖掘收集來的古屍,絕大多數都是從風水脈裏啟出來的,所以有許多都是栩栩如生的僵屍。這所謂的僵屍,並不一定都是屍變詐屍的怪物,死而不化的,且身體僵硬不能彎曲的,皆可稱做僵屍。

還有那些人死之後,屍體產生異象,例如有百年古屍,屍身的頭發指甲依然持續生長,指甲長得都打卷了,而且屍體皮肉柔軟如生。四肢關節依然可以彎曲活動,這也算是僵屍,若是細論之,則應列屬“行屍”。

兩百多名工兵和卸嶺盜眾,人人臉上遮了黑紗蒙面,個個手戴手套,在陳瞎子的指揮下,忍著熏天的惡臭,硬著頭皮在死人堆裏翻來翻去,先把一具具棺槨全都砸開,摳刮棺板上的金帛玉璧。隨後又是鉤鍬齊上,鉤住古屍的嘴部,把屍體一具具拖出來,先用繩子捆紮起來,再用刀子割嘴剜腸索取珠玉。陪葬的明器有內外兩等,其中藏在屍身內的明器往往更值錢。

這卸嶺倒鬥的手段,自然是與摸金校尉不同。摸金是“摸”,用手在屍體上搜一個來回也就是了;而卸嶺則是“卸”,也就是拆,就算古屍嘴裏嵌有金牙,他們不是用榔頭敲,就是用鉗子夾,好歹也要卸了下來。古屍口裏含有珠玉的,落在卸嶺群盜手裏就算倒黴了,若是屍骸僵硬嘴巴摳掰不開,就用斧子劈開頜骨。

古時殮葬死者風俗不同,有些人希望死後屍解得個解脫,但在春秋至秦漢之間,也多祟尚保持死者面目如生。在保留形骸的辦法上更是形式各異,正是富有富法,窮有窮招,所以有用玉匣、玉衣盛殮的,也有以涼玉堵塞人體諸竅的,也有含駐顏珠、駐顏散的,也有在屍體裏灌砒霜、注水銀的,薄葬的窮人,頂不濟也含一枚老錢作為“壓口錢”。

卸嶺剝屍取珠玉幾乎沒有禁忌,各種手法無所不用其極,這也是和當年赤眉軍留下的傳統有關。那時赤眉起義,盜遍了漢帝陵寢,毀掉當權者祖宗的屍體,正是農民起義軍中鼓舞士氣的一種辦法。造反的亂軍,誰管古墓裏的屍體生前如何顯貴,即便屍做中沒有明器,也照樣要禍害一番,或焚燒或肢解,手段格外殘酷,他們同那些貴族墓主之間,都似乎是有血海深仇一般。

所以陳瞎子的手下,依然都用這些早年間一直留下的手法和規矩,這是其手法使然,傳到民國年間已無什麽特殊意義了。但這手段極其殘酷,看得搬山道人鷓鴣哨也是唏噓不已,搬山倒鬥的手段,與摸金卸嶺又是截然不同。

只見仙宮的丹井裏是一片混亂,屍骸棺槨破碎,腐液汞砂遍地,全是刀斧劈棺斬骨的刺耳響動。群盜早已放開了手腳,把一具具古屍倒掛在青銅香爐上,先扒光了殮服飾物,然後挖出屍腔裏的腐液水銀一類的毒物,再把古屍開膛破肚,直到確認屍骸中再沒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了,這才把碎屍裝到竹筐裏,由工兵擡到井外。隨著丹井裏的屍骸棺槨陸續被搬運出去,井底的全貌逐漸浮現出來。陳瞎子和鷓鴣哨借著紛亂的燈光放眼打量,看到井底凹凸不平的石板極不尋常,似乎是兩個模糊人形的浮雕,心中當即打了個突,二人面面相覷:“這丹井中除了屍骸……難不成還用鬼魂做丹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