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食鼠者的下場(第6/11頁)

淩凡伸手將老古的手給拍開,沒好氣地說道:“有什麽好高興的,案子是大家一起破的,如果只是我一個人的話,我早就沒命了。”

“既然如此,那你垂頭喪氣什麽啊,有什麽煩心事嗎?”陳玉珍也是問道。

淩凡點點頭,道:“我是在想啊,這個劉海濤到底是做的對還是錯,我在想或許當年他遇難後直接餓死或許會比較好呢,至少也不會出現像今天這麽令人痛惜的事情呢。”

“或許你說的對,但是未來的一切有誰能夠預料到呢,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只有兩個選擇,要先死去,要麽活著,除此之外,他無路可走,如果當時的身上處境是我的話,我想,我也會做出和他一樣的選擇的。”陳玉珍望著淩凡說道。

“或許是吧……”淩凡擡頭看向窗外,看著那明朗的天空,未來就是未來,正因為沒有誰能夠準備地預測,所以它才充滿了神秘和向往。

後來,淩凡突然收到一張邀請卡,是一張玉石店的邀請卡,好像是新店開業大吉,店名叫“海薇玉石店。”

經過一番打聽之後,淩凡才知道,原來周薇辭去了醫學院的教師職位,專心經營著劉海濤所留下來的玉石店。為了慶祝新店開業,淩凡和天瑜還有陳玉珍一起參加了,並且得到了周薇所贈予的一塊小小的漂亮的綠色玉石。

當然,事情也遠沒有就這樣結束,因為自從那件事之後,青山市醫院院便多了一例食鼠人的傳說,據說每天晚上,都會有一個黑影在教學樓的藥理實驗室裏來回地走動,甚至有時會聽到實驗室裏發出可怕的吱吱的慘叫聲,甚至有人曾經親眼看到那個黑影,竟然是一個鼠頭人身,全身腐爛的怪物!

番茄靈異小貼士 食鼠和鼠怨(上)

【食鼠】閑話少說,轉到正題之上,當食鼠人的故意開始之後,相信有不少書友會感覺到嘔心吧,相信很多會會對吃老鼠這種感覺到不可思議吧,番茄之前也是這樣想的,心想那些肯定都是怪人。番茄的家鄉就流傳著“吃老鼠肉,長老鼠豆;吃老鼠糧,長老鼠瘡”這樣的一句歌謠,從什麽時候流傳來的不知道,但是老祖宗傳來的話,畢竟還是有他們的道理的,番茄對此也是深信不已。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一向所堅持的原則,卻是跟幾個書友交談之後發生了顛覆,因為番茄發現他們對這種吃老鼠的事,並不在意,其中一個叫‘飛天羽毛’的書友甚至和番茄開玩笑說,她就喜歡吃老鼠,真不知道這麽美味的食物你們怎麽會不喜歡吃,提出這個說法的人肯定想吃獨食!!

好吧,番茄承認,當聽到這位女書友的這番話,番茄徹底地淩亂了,一打聽才知道,她是廣東的(後來因為好奇,我就跟她多聊了幾句,畢竟這種事沒怎麽聽說過,我只知道廣東人喜歡吃貓,沒想到他們連鼠都吃,難道真的是想來一頓‘湯姆和傑瑞’大餐……),她說其實老鼠很好吃的,味道跟和兔子差不多,如果是那種山上的老鼠的話,那味道就更好了。

後來番茄還打聽到,原來習慣吃老鼠的並不是只有廣東,還有廣西,下面的那個書友便是廣西南寧的。他說小時候,在他的家鄉,大街上就有賣老鼠的,菜市場常有一籠一籠的野鼠在賣,多是甘蔗鼠(常年生活在甘蔗地的老鼠),山鼠和田鼠。那個時候是兩塊多錢一只。甘蔗鼠的毛色多是黃褐色的或者灰色的,特征是身材比較圓,尾巴比較短,這種老鼠肉比較肥,多用於燒烤,老鼠燒烤不到半斤是上不了台面的,肥肉多的老鼠烤出來才好吃。

無論是廣東還是廣西,他們最愛吃的那種老鼠便是山鼠,顧名思義,就是山裏的老鼠。這種老鼠比較貴,特征是全毛黑亮,毛很有光澤,尾巴很長,一只一斤多的山鼠,尾巴能長到一米多(據說老鼠的牙齒和尾巴都是每天都在長的,不過這長到一米多長的尾巴,確實聽的有些那個了),這種老鼠比較難抓,不過也比較好吃,因為在山裏長大,所以肉比較硬,耐嚼,所以這種老鼠做紅燒等切碎了來煮的比較多。

其次是田鼠,就是在農田附近長大的老鼠。這種老鼠靠近農家,跟家鼠沒有什麽分別,這種老鼠嘴巴比較短,尾巴短而小,毛無光澤,是比較常見的老鼠,也是村民吃的比較多的。廣西農村,吃的最多就是甘蔗鼠和田鼠,並且他們的家鄉有著‘一鼠頂三雞’的神奇說法,也就是說寧可吃老鼠肉也不吃雞肉,如有機會去廣西的農村玩,如果那裏比較流行吃老鼠的話,晚上去紅薯地或者甘蔗地打老鼠也是個不錯的娛樂活動。

他的舅舅以前就有四十多個老鼠夾,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就騎摩托出去田地裏布鼠夾子,聽起來跟大興安嶺的獵人差不多,不過在意義上差太多了,到了天快亮的時候又出去收夾子。收夾子是不能遲的,天亮了,老鼠就會咬斷自己的腳逃走(這玩意也夠烈的,跟麻雀一個樣),只能在天還是全黑的時候去收。有時候去遲了,常會見到夾子上只有老鼠的大腿。他在上初中的時候,也有過一段時間家裏有六七個夾子,去晚自習之前放夾子,第二天起床再去收,也常收到老鼠的大腿,當時別提多郁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