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2章 音魔之徒(第2/3頁)

“本來晉平公認為這是一件對他和師曠都長面子的事情,但讓晉平公沒有想到的是,師曠卻搖了搖頭,先對著他又行了一禮,然後振振有詞的道,啟稟大王,請恕微臣無禮,在微臣看來,能夠聽《清徵》的,都是有德有義盡善盡美的君主,大王您在各方面來說差了一點,如果強行聽的話,反而對大王您不好,所以微臣不能在您的面前彈奏《清徵》。”

聽大音魔神說到這裏,不了解這個故事的人都覺的師曠這個樂師也真是情商太低了,在一國君主面前竟然能說出這種話來?

難道他就不怕惹怒了國君被砍了頭嗎?

不過我倒是知道這個故事和傳說,並沒有替故事的主角師曠擔憂。

這時大音魔神道:“晉平公雖然有些生氣,但他還是比較愛惜師曠的才藝,所以並沒有和師曠計較,而是有些不耐煩的對著師曠道,我不管什麽有德之君,德行大義,盡善盡美什麽的,我只要你把《清徵》給我彈出來!你若不彈,是不給寡人面子嗎?”

“有道是王命難違,師曠在無奈之下,只好坐下來,展開了自己的琴。”

“當師曠用他的那雙神奇妙的雙手撥出第一串音符,彈奏起了《清徵》之時,便見有16只玄鶴從南方冉冉飛來,一邊伸著脖勁鳴叫,一邊排著整齊的隊列展翅起舞。”

“而當師曠繼續彈奏之時,玄鶴的鳴叫聲和琴聲融為一體,在天際久久回蕩。”

“見此情形,無論是晉平公還是衛靈公,乃至其他的國君和文臣武將,全都感到無比震驚,同為樂師的師涓,對師曠佩服的五體投地,直言自己遠不如師曠。”

“曲終之後,晉平公激動無比,感慨萬千,為了顯示他對師曠的欣賞,主動提著酒壺,離開席位走到了師曠面前。”

“作為一國之君,晉平公竟然親自向師曠敬酒,而且一邊敬酒一邊問著師曠道,在人世間,大概沒有比這《清徽》更悲愴的曲調了吧?”

“然而師曠卻回答著道,不,《清徽》遠遠比不上《清角》,《清角》才是這世間的悲樂之絕響!”

“《清角》是無與倫比,是能夠驚天地泣鬼神的樂曲!”

“聽到師曠這話,晉平公對《清角》立刻就充滿了興趣,甚至不要說晉平公了,就算是在場的其他國君和文臣武將,全都很想聽到師曠來演奏一曲《清角》。”

“在這種情況之下,晉平公就對著師曠行了一禮,用請求的語氣對著師曠道,《清角》此曲既然能驚天地泣鬼神,肯定不能隨便演奏,但既然先生懂得此曲,那請先生給我們演奏一番,好讓我等遂了心願。”

“雖然晉平公這個一國之君在向自己行禮,但師曠卻還是搖著頭道,《清角》此曲是黃帝當年於西泰山上會集諸鬼神而作,如若輕易彈奏,會招來天災人禍,而到了那個時候,恐怕就悔之晚矣了!”

“師曠說的很是誇張,但晉平公和其他幾個國君卻並不怎麽相信,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晉平公竟然對著師曠又鞠了一躬。”

“先生,請您彈奏一曲《清角》吧!只要能聽到《清角》,縱然是會發生什麽不可預料的事情,寡人也認了!”

“見晉平公這樣說,師曠就知道他已經無法再拒絕了,只好演奏起了《清角》。”

“接下來當師曠撥動了琴弦,一串串無比玄妙的琴音從他的手指流出,只見西北方向,晴朗的天空驟然翻騰起了烏雲。”

“隨後,當琴音繼續飄離殿堂之時,狂風暴雨應聲而至,閃電雷鳴其聲響起,簡直如同天崩地裂一般!”

“再往後,當師曠繼續彈奏之時,只見尖利的狂風呼嘯而至,掀翻了宮廷的房瓦,撕碎了室內的帷幔,各種祭祀重器,宮殿內的陳設紛紛震破,瓦墜漫天飛舞。”

“此情此景之下,滿堂賓客嚇得驚慌躲避,四處奔走,晉平公也嚇得抱頭鼠竄,躲在了王座之下,驚慌失色的大喊,不能再彈了!趕快停下來……”

“接下來師曠停止了彈奏,頓時就風止雲開,雨過天晴,一切恢復了正常。”

“自此之後,師曠之名,名揚天下,成了古往今來第一樂師!然而你們卻並不知道,晉平公和在座的幾名國君,還有聽到過師曠和師涓彈奏樂曲的所有人,全部都不得善終。”

說到這裏,大音魔神總算是講完了這個故事。

如果說和我所了解的這個故事有所不同的話,就是晉平公和在場的那些人的最終下場,作為歷史系研究生的我竟然並不了解。

但大音魔神他給我們講這個故事有什麽意義呢?我還是有些無法理解!

難不成那幾個國君和文臣武將的死,和他的大音之道有關?

或者說,大音魔神所講的故事之中的主角師曠,和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