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不死傳說(11)(第2/3頁)

從說話語氣可以看出,陳天頂隱隱對楊開有了點責備之色。他可真是將巴圖魯當成是自家人了。

楊開冷冷一笑,並未將陳天頂的指責放在心裏。把這個老摸金校尉騙的推心置腹,這才證明巴圖魯這個角色的厲害之處。

想到這,他清了清嗓子,說道:“接下來,我所說的事情,可能在場諸位會有所驚訝,但你們只要聽著就好,千萬不要叫出聲來。”

“說!”陳天頂的視線放在了火苗亂竄的煤油燈上。

“這個守林人,也就是巴圖魯,有古怪。”楊開語不驚人死不休。

“什麽,古怪?”陳天頂聲線提高,將臉對向了楊開,迫切想從他的面部表情上看出青紅皂白來。

“對,古怪。”楊開點了點頭。

“我聽不懂你的意思。”陳天頂沉吟片刻,搖了搖頭。在他的眼裏,巴圖魯很正常呀,典型的一個熱情好客的山裏人形象。

楊開不答謝人家倒還罷了,卻反過頭來懷疑人家的居心,這讓陳天頂產生了一種狗咬呂洞賓的感覺。

“那是因為你沒仔細觀察。”楊開說完,深吸了一口氣:“從進屋子到現在,巴圖魯已經露出了諸多疑點。第一是那四張照片,他聲稱四張照片上的男人,都是他本人。但我仔細地觀察了一下,其實,這四個男人的身體特征,都不是很相仿,面貌上,更是大相徑庭。華教授,你覺得呢?”

楊開將征詢的目光丟向了專業人士。

“你說的對,四個男人的身高,面部輪廓,五官,額骨,都是有很大差距的。即使一個人再歷盡滄桑,也不會在短短六十年內,發生四次近乎於整容的變化。”華伯濤直言不諱的說道。

“第二,還是那四張照片,不是照片上的人,而是照片拍攝的時間。第一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是一八六零年,照片裏的巴圖魯約摸三十歲。現在是一九三七年,所以,最保守的估計,三十加上七十七,巴圖魯也有一百零七歲了。”說到這,楊開話鋒一轉:“但他卻說自己六十歲,所以,照片和人,必然有一方在說謊。”

“第三,最後一張照片上的巴圖魯本人,和現在差距了二十年,但照片上的人衰老程度卻和現在的巴圖魯驚人的一致。試問,這個世界上有哪位老人,能歷經二十年的歲月,青春不老?”楊開問道。

“這個,不能說沒有,很少。比如我以前認識的一位雲南老中醫,他就是靠著服用松針,當歸等物取代米飯,達到美容養顏的效果。”陳天頂說道。

“呵呵。”楊開微微一笑,聽我繼續說下去:“第四,是那把土槍的問題,其實土槍的主人是一名國民黨雜牌軍,而且叫李漢,但銘牌被刻意抹去了,現在卻到了巴圖魯的手裏。”

“漢陽造這東西到處流落,是正常現象呀!”陳天頂覺得楊開純粹是挑刺。

“但我可以將這把漢陽造,理解為第二張照片,也就是那個穿著軍棉衣的瘦男人所擁有的。他並不是巴圖魯。”楊開說道。

“第五點,就是倒水的時候出現的事情了,起初,我們戴了防寒手套,手套的隔熱能力很強,所以握著滾開水的碗,毫無感覺。唯有華教授沒戴手套,所以瞬間被燙傷了,可同樣空手端著沸水的巴圖魯卻也跟握著手套的我們一樣,毫無感覺。這難道不值得奇怪嗎?後來,我還特地試了下碗上的水溫,很燙。”楊開回憶道。

“嘿……”聽了楊開的話,陳天頂反而笑了起來:“你呀,心思也縝密過了頭了。巴圖魯老哥不也解釋了嗎?他常年端熱水,習慣了,手上起了老繭,所以不怕燙。”

“常年端水,按照握碗的姿勢來看,老繭應該聚集在食指和大拇指之間的虎口。但巴圖魯的虎口卻是光滑平整,沒有任何老繭。他四根手指上的老繭則是拿柴刀,鋼叉,長時間摩擦造成的。”楊開反駁的說道:“第六點我不敢肯定,那就是在和九筒談到山雞蛋的事情上,巴圖魯陡然冒出了一縷殺機,這股殺機,正好被我捕捉到了。”

“殺機,這太玄乎了吧?”陳天頂皺了皺眉,不過楊開的前幾條證據,倒是讓他的立場產生了動搖。

一個一百零七歲,一個六十歲,四個不同的男人,巴圖魯確實說了謊話。

“好了,我所知道的就這麽多。”楊開閉上了眼睛:“華教授,你覺得,憑這六點,巴圖魯難道不值得讓我懷疑嗎?”

“值得。”華伯濤若有所思的說道:“另外我再給你補充個第七點,那就是巴圖魯從第一句話就開始說謊,他的名字也是假的。”

“名字也是假的?”楊開咦了一聲,這個問題,他還真沒注意道。

“從清朝開始,巴圖魯已經從滿人的姓氏中消失了,轉而成為一種殊榮的封號,不是著名的將領,是根本無法享受這一名字的。”華伯濤說道:“還有,巴圖魯的五官,特別是鷹鉤鼻,的確是少數名族血統,但卻不是滿族人,而是契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