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溫韜後人(第2/3頁)

“唐太宗,李世民!”我們幾個不約而同地喊出這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號。這是什麽人,唐宗宋祖,秦皇漢武,中國歷史上公認最偉大的四位皇帝之一,其中唐宗,說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沒錯,唐太宗李世民雖然不是唐朝的開國皇帝,但是不可否認,唐朝的建立絕對離不開李世民。要不然他的老爹李淵的名氣為什麽沒有李世民大,歸根究底,唐朝的天下是李世民打下來的,而李淵能成為開國皇帝,完全是因為他是李世民的老爹。在隋末,那可是群雄並起,鹿死誰手,不得而知,而李家能在群雄中脫穎而出,相傳也是得到了一把寶劍的相助,而這把寶劍的主人正是李世民!”王宗漢洋洋灑灑說了一大段無非就是為名劍做鋪墊,雖然有點啰嗦,但是我們倒是越聽越起勁。

“這麽說來,李世民死後,那把寶劍理所當然,就成為了他的陪葬品,埋入了昭陵,而之後,又被溫韜給挖了出來。但是剛才晴兒說了,溫韜被後唐明宗殺了,那這把名劍又落到誰的手上呢?”我大概地把名劍,李世民還有溫韜串聯了一下,似乎說得通,可是,這名劍最後的去向卻不知所蹤。

“沐升分析得很對,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不過名劍並沒有遺失,而是被埋進了溫韜的墳墓裏!”王宗漢說得很確定,就好像他親自看到了一樣,看到我們懷疑的眼神,王宗漢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們肯定在想,為什麽我會如此篤定名劍埋在了溫韜的墳墓裏,那是因為溫韜的後人告訴我的!”

“後人,溫韜還有後人嗎?”我們幾個的詫異程度不亞於剛剛聽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時候。溫韜可是被後唐皇帝給哢嚓掉的,家產難道不會被充公,就算他的後人活了下來,這都過去上千年了,鬼知道誰是他的後人。

王宗漢似乎早就料到我們會有此疑問,所以一點都不覺得奇怪,拍了拍手,不知對著誰喊了一句,“你可以出來了!”

話音剛落,就見一個猥瑣的男人,抱著一個破舊的木盒子,從後堂鉆了出來。這個人半禿這腦袋,臉上全是褶子,在下巴處還長著一顆大黑痣,偏偏這個大黑痣上海長著一根又粗又長的毛,怎麽看都和電視劇裏的反面角色相符。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很不好,這人長成這樣,肯定不是什麽好東西。這個人一看到王宗漢和我們圍坐在一起,還是很上路的,馬上就對我們點頭哈腰,恭敬地問候道:“王老板好,各位老板好!”

我們幾個不明所以地看著這個陌生人,都不知道王宗漢的葫蘆裏賣的什麽藥。王宗漢指了指這個人說道:“這個人就是溫韜的後人!是嗎?溫德仁?”

“是是是,我就是溫德仁,我的老祖宗就是大名鼎鼎的溫韜!”這個叫做溫德仁的人,似乎還把他那個臭名昭著的祖宗,當做炫耀的資本,真是不知廉恥,使我們對他的印象更加的反感,要不是王宗漢說他有重要的線索,誰願意鳥他。

“你說你是溫韜的後人,怎麽證明,要知道這可是過去上千年了,而如今騙子也不少!”劉祥天不怕地不怕,有話就說,從不怕得罪人。

溫德仁還沒有開口,但是王宗漢卻先說話了,“你們很奇怪嗎?起初我也不信,可是當我看到他手裏的東西時,我信了!”

溫德仁馬上就明白了王宗漢的意思,把木盒子放在桌上,緩緩地打開,又從裏面拿出一個非常陳舊的陶瓷馬,看上去像是唐三彩,做工還不錯,只可惜,從頭到屁股裂開了一條大縫,剛好把這匹陶瓷馬一分為二。

“伯父,這是什麽東西?”我指著這尊破損的陶瓷馬問道。

王宗漢並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想溫德仁使了一個眼色。溫德仁心領神會,雙手馬上就握住那尊陶瓷馬,使勁地往兩邊一掰,這尊陶瓷馬居然被掰成了兩半,馬肚子裏好像還藏著一個卷軸一樣的東西。我們都嚇了一跳,本來還以為這陶瓷馬是壞了,現在看來不是,那條裂縫更像是故意為之,這尊陶瓷馬主要作用就是為了保存馬肚子裏東西。

“我之所以如此篤定就是因為這藏在馬肚子的東西!”王宗漢輕輕地把那份卷軸一樣的東西從馬肚子裏拿出來,放在桌上,慢慢地平鋪開來。

卷軸已經能夠十分的老舊,有很多地方已經有破洞,似乎稍稍用大一點勁,就能把他扯斷。盡管如此,我們依稀能辨認出其中些有很多的字,大概內容如下:“溫氏韜公,祖籍京北華原,曾任耀州,崇州,裕州等地節度使,鎮轄關中地區。任間,蒙獲天恩,偶得寶藏,其中古玩字畫珍寶無數,唯有一名劍曰為湛盧,得之甚喜,視為天物。然財大遭人嫉妒,遭奸人所害,更為賊皇所滅,所得之珍寶大部被繳。所幸,韜公先見,藏得少許珍奇,留於後輩之用。而吾等後輩,亦謹遵先祖遺訓,藏湛盧於韜公秘密造之陵寢,遂溫氏一族遷居異地,避禍之,遂重起香火。”再之後寫都是人名,應該是一份族譜,足足十幾代,但是並沒有一直延續下去,後面有很多的空白。估計中間發生了什麽大事事,使得後輩忘了這馬肚子裏的秘密,便沒有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