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深究(第2/2頁)

我對歷史並不熟知,十三講的簡練,我雖然表面上聽明白了,可是卻覺得這裏面的關系復雜得就像是一團亂麻一樣,我說:“這樣說來的話,似乎所有的姓氏和王室都可以追溯到夏的時候。”

十三點點頭說:“這是文明的傳承,本沒有什麽大驚小怪的,只是讓人覺得蹊蹺的是,商作為西夏之後的另一個存在時間如此長久的王朝,可是從它繼承下來的姓氏卻鮮有,而且甚至到了春秋戰國時候就已經徹底銷聲匿跡,再無痕跡可循,倒是西夏雖然歷經如此久遠的時候,許多後來的姓氏和王室都出自那時候,你不覺得奇怪嗎,從圖騰上看西夏似乎是一個被徹底孤立的朝代,可是從姓氏上看,商又是一個被徹底孤立的年代,就好像歷史直接從西夏跳到了周朝,商的存在只是占用了時間而已。你應該知道,像這樣曾經統治了一個時代的王朝,不可能如此迅速地銷聲匿跡,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可是商在它被周滅亡之後短短的幾百年內迅速枯萎凋零,就好像徹底已經從歷史中銷聲匿跡了一樣。”

我聽十三說的玄乎,但是對他說的這點疑問也更加地疑惑起來,我說:“萬一是周刻意要掩蓋商的存在呢,所以將它的姓氏驅逐或者殘殺,然後將它的記載從史書中抹去等等一系列的做法。”

可是十三又問:“可是周為什麽要這麽做,他們為什麽要可以掩蓋商的存在?”

這點我也說不上來,我只能說:“這點我也就不得而知了。”

十三說:“所以我總覺得這和我們現在的處境有莫名的關聯。”

我聽十三這樣說,不禁想起了那一句石人俑說的話——龜龍不出,十國不滅,夏將不夏,商亦非商;鳳鳥不至,河不出圖,洛不出書,吾已矣夫。

龜龍,按照十三的說法,魏氏的圖騰是水系和火系並存,龜龍應該是分別指龜和龍,龜是水系的無疑,龍的話就既可以是水系也可以是火系,而且十三自己也說龍的圖騰在那時候還並不像之後那般人人信奉,可是我卻知道西夏圖騰雖然為蛇,但是西夏開國君主大禹的父親傳言就是龍的化身,所以西夏信龍那是絕對不錯的。

只是這兩句話就像謎語一樣,陸也和我說過後面這句的意思,從表層意思上似乎很好理解,可是究其深層次的東西,卻總有一種復雜到不能再復雜的地步。再者她說這句話是出現在論語之中的,可是卻單單只有後半句卻沒有前半句,而恰好這又是春秋戰國時候的東西,不得不讓我對此多想。

十三見我想得分外出神於是問我:“你在想什麽呢?”

我說:“龜龍不出,十國不滅,夏將不夏,商亦非商;鳳鳥不至,河不出圖,洛不出書,吾已矣夫。”

這句話十三已經聽過,他之前也沒什麽反應,那麽現在也不會有什麽反應,只是他聽我又將這句話說了出來,覺得奇怪,問我道:“你可是想到了什麽嗎?”

我說:“要能想到就好了,正是因為沒有一點頭緒才會這樣百思不得其解。”

十三卻說:“想不出來就先放一放,胡亂猜測只會讓自己更加疑惑從而心中慌亂,萬一猜的不對,豈不是自己誤導了自己。”

我覺得十三說的也在理,於是笑起來說:“你說的也是,這樣胡亂猜測,如果猜對了還好,如果猜不對那就是自尋煩惱,甚至是自找麻煩了。”

十三也笑著說:“就是嘛!”

可是我卻發現這時候的十三不對勁,他雖然笑著,可是我卻覺得他壓根就沒有任何笑意,特別是看到他的眼睛之後,我才明白過來十三的笑容為什麽會讓我有這樣的想法,因為他的一雙眼睛裏根本絲毫笑意也無,取而代之的則是我一點都看不懂的眼神,深邃得根本看不到底。

我在心中驚呼,十三不想讓我深究這兩句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