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個道士 第二十一章 中陰之身

師父的點撥讓我茅塞頓開,也讓我懊惱自己竟然沒有想到這一層。

所謂中陰身,大多數情況下被世人認為是佛教輪回轉世的一種說法。而實則在道教體系裏,雖然對其輪回往生的描繪和定義上有所不同,但本質卻是一樣的。

在人死亡之後,按照習俗,分為頭七尾七,也就是七個七天,總四十九日。頭七我們都知道,是回魂的時候,意味著亡人會在這一天回到生前的地方看看,或者去探望下生前不舍的人,或者去嚇唬下生前仇恨的人。通常意義下來講,如果說人死了卻不能接受自己已死的事實,那麽第一個七天,就是讓你不得不接受事實的過程。

而從頭七的那天開始,大部分亡人會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經死亡,一旦這種意識占據了主動,剩下的時間裏,就是一個選擇去或留的決定了。以七天為一個周期,每個周期都有一次往生輪回的機會。這四十九天也是用來消耗一些亡人生前沒有消耗的陽壽之用,到了第四十九天,也就到了最後的期限。若是停留不走,則淪為孤魂野鬼,如果沒有師傅的帶路指引,極難往生。

然而事實上,我們大多數情況下提到的“鬼”,通常指的是死後四十九天還留存人世的那部分,在四十九日之內的,雖然也是以鬼的狀態存在,嚴格來講,應該稱之為“中陰身”。

可是馬大叔口中的這個老人,若是說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勉強能夠得上四十九日之期以內,算是一個中陰身的話,那第二次出現卻已經是一個月之後的事,早已過了四十九日。那它到底該屬於什麽呢?

我快速在腦子裏搜索著以前師父給我看過的一本書籍,那是師父的師父早年手寫的筆記,記錄著他一生遇到過的各種各樣留存於世的鬼魂。其中有一段關於中陰身的描述,大概說的是,假如一個人的死伴隨著某種突然性,或者不被察覺的狀態的話,那麽這個亡人很可能將生前的種種行為和習慣延續到死後,這種延續並非刻意做出此類行為,而是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死亡。

大概有這麽幾種情況會形成長時間以中陰身狀態留存,一是突然之間的暴死,在思想還沒來得及形成記憶的時候人就死了。二是久病而死,這部分人大多因為本身的身體狀況極差,所以死或不死的區別已經非常細微以至於察覺不到。三是因為某些原因默默地衰竭而死,這種和第二種非常類似,區別在於這個人的陽壽已盡,原本應該到陰間過自己的陰壽,如果有大因果在身上的,甚至還要在地獄受苦,而這部分人卻因為過久單一的習慣而習以為常,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還有一種比較少見,是剛死的時候就被人用法術進行了封印,只要封印不解除,這種中陰身狀態,就會永恒地存在,不過它既不能出現,也不能消失,算是一種罪責了。

這部分中陰身的共同特點就是,他們的日常一如既往,如果沒有明顯的表現出死態的話,即便是活人也難以區分,因為他們看上去就跟活人沒有區別。自己的身體、穿著,行為動作,都是按照固有的習慣而成,即便是看見他們的人,也只是看見這個中陰身試圖表達給大家看到的部分而已。而且這部分留存的時間會遠遠超過四十九日,那是因為他們並為做出陰間陽間的選擇。

換句話說,馬大叔第一次收到法幣的時候,下著大雨老大爺的衣服卻沒有打濕,這就是老大爺的中陰身表露出來的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他並未意識到下大雨這件事,也就不會有弄濕衣服的事,如此一來,馬大叔看見的,就成了那樣的狀態。

我仔細思考著,突然想到馬大叔說的一句話,那就是第二次老大爺出現的時候,只有自己看見了他,而自己當時正在剃頭的那位客人卻沒能夠看見。這就跟中陰身的狀況有些不符了,於是我斷定,第一次出現的時候,老大爺應該是一個中陰身的狀態,第二次則已經以鬼的狀態出現了。

既然是鬼了,那就意味著他已經知道自己死亡了,並且在這個時限早已超過的前提下,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選擇了留下。而留下必然會有原因。只要找到這個原因,就有機會送走老大爺的鬼魂,這件事自然也就得以解決。

我把心裏想的這些話告訴了馬大叔,並仔細跟他解釋了一下什麽叫做中陰身。解放初期,許多人的思想都還留存著不少封建風俗的內容,馬大叔以前是嗨碼頭,拜關二哥的,所以他對於我說的內容接受起來會比較容易。於是他問我,那老大爺生前不像壞人,和自己也沒有半點仇怨,那兩章5000的法幣雖然不值錢,但是那兩次剃頭的兩毛錢,也算不上什麽大不了的事,只要能夠送走老大爺,還自己一個安寧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