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謝家別墅(第2/3頁)

“是不是挺慶幸周雨嘉昨晚上沒去的?”我一邊蹲在地上倒騰著,一邊調侃著周巖。

聽見我這話,周巖沒有半點遲疑,很是後怕的說:“必然啊,要不是你把雨嘉給拉回來了,估計今兒我都得頭疼死。”

說起來也是怪這群人作死。

在陽間遊蕩的陰魂,除開頭七未過的生魂之外。

一是無法投胎的孤魂野鬼,二是自殺而死所受刑罰的陰魂,三則是怨恨不消的惡鬼。

這三種都不是善茬,哪怕是我也一樣繞著它們走,畢竟人不犯鬼,鬼不犯人,大家和諧相處多好?何必去給自己找麻煩呢?

可現在的某些人就是閑得蛋疼,經常能在網上看見一些年輕人說是去墳山探險,或者是去兇地“探靈”。

無論是探險還是“探靈”,他們想滿足的就是自己的好奇心,就是想看看所謂的鬼。

陰魂大多是避開陽人居住,要麽是廢棄的樓盤,要麽是荒山野地,總之鬼住的地方就不是正常人喜歡去的地兒。

要是有人非得去闖闖,那就是屬於閑得作死。

這些所謂的探險行為,其實就跟咱們陽人的私闖住宅一個道理,嚇唬嚇唬你都是輕的,遇見那種脾氣不好的,我估摸著就得送他們一程了。

昨晚上的事兒純屬謝楓自找,這下子好了,林佳他們估計都滿意了,不光看夠了,那鬼還免費送謝楓走一程,瞧瞧這鬼多有職業道德。

“這是啥布啊?”周巖見我站了起來,順勢就看見了我手裏拿著的黑布,看見上面所布滿歪歪扭扭的白色文字,這孫子立馬懵了。

“甲骨文?金文?”周巖想用他學霸的一面來解除自己不識字的尷尬。

“這布是用來跟陰魂交流的,布的名字叫鬼布。”我笑了笑:“看不懂這些字兒了吧?臭文盲。”

相傳,古時候有一位少數民族奇人,名為陸鐸公,是西南水族的老祖宗。(鐸,duo第二聲)

水族中有一職業名為鬼師,專門負責與陰魂鬼怪交流,而水族的第一任鬼師不是別人,正是陸鐸公。

現實與電影小說不同,真正能夠口吐人言的鬼怪其實不多。

大多陰魂鬼怪都並不能口吐人言,更別說與人交流了,人鬼殊途,路不同,種類不同,語言自然不同。

若是陰魂鬼怪想要與人交流,方法有三,第一,托夢,第二,附於人體,口吐人言,第三,在給人制造的幻覺中,與人交流。

但上述三點都不是頭七未過的生魂能做到的,想要與生魂交流,難如登天。

就因為如此,陸鐸公創造出了泐睢文。

(泐,le第四聲,讀音同樂,睢,sui第一聲,讀音同雖,這是多音字,還有hui的讀音,但在此讀sui。)

這可以說是玄學行當中的“大發明”,不光能與生魂交談,更能與其他的邪靈煞鬼交談。

別說是術士,就是普通人,只要是學會了泐睢文,那也能輕松無比的與邪靈煞鬼交流,這種文字給後輩帶來的方便可不是一點半點。

有時候我也會覺得好奇,這泐睢文到底是怎麽研究出來的?

我也曾問過老爺子這問題,但他直言不知,畢竟有的東西早就被歷史洪流給沖走了,不是我們這些後人能明白的。

按理來說,泐睢文是水族絕密,哪怕是在水族之中,也只有代代相傳的鬼師精通這種文字,泐睢典籍也是藏在鬼師的家裏,根本沒有流向外界的可能性。

但我跟老爺子都會這玩意兒,行當裏很少一部分人也會,這可就有說法了。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西南這片地界來了一位雲遊道人,名為鬼睢子。

此人隸屬正一教,但確切的師門傳承則在書中沒有記載。

據說,鬼睢子曾聽聞矩州附近有一少數民族中的文字能與鬼怪交流,這種文字名為泐睢文。

唯有這少數民族中才有這種文字,想要見識到這種東西,那就必然得親自去矩州的十萬大山之中。

此次鬼睢子前往矩州,他可不光是想見識這種文字,而是一心想要學會這東西。

畢竟能與鬼怪交流的文字從未有過,這種東西對古代道士的吸引力,就像是外星人對科學家的吸引力一般,恨不得刨根問底把它研究清楚,再到其他地方發揚光大。

(矩州,是貴陽的古稱。)

其中的過程書中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只是說了鬼睢子在矩州附近的山中呆了三年,返回長安之時,他已經差不多把泐睢文學通透了。

從此之後,泐睢文就在部分術士之間流傳了起來,雖鬼睢子將這東西帶回了道門,但真正學懂這玩意兒的人,屈指可數。

泐睢文共有五千六百字,現代的文字學家都才開發出來了一千六百,更別說那些術士了。

失傳的東西永遠要比傳下的東西多,五千六百字的泐睢文,傳了這麽些年,能傳下的字數恐怕不過兩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