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磨刀客(第2/3頁)

“毅城啊,我這個事,不知道你聽沒聽你伯伯提過……”此時馮向京似乎剛起床不久,一邊說話一邊打哈欠,“你三伯我現在都快被折騰成神經病了,家裏也不像個過日子的,你看你有沒有辦法給看看?能看好的話……”說著半截,馮向京忽然站起了身子,拉著張毅城就進了裏屋,“你看,這些你隨便挑!”

隨著馮向京伸手按下了墻上的電燈開關,一個只能用誇張兩個字來形容的刀具收藏室差點閃瞎了張毅城的狗眼;說實在的,之前聽張國義雲山霧罩地白話說馮向京家裏收集了不少名刀名劍,自己並沒什麽具體概念,在自己的想象中,無非是擺幾把像樣的家夥在案頭,其余的都放盒子裏裝箱入櫃而已,畢竟都是值錢家夥,擺在外面一來落土招灰,二來也不利於防盜。而眼下馮向京這個收藏室,卻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整個收藏室有如一個對外開放的冷兵器博物館,四面墻上布滿了頗為專業的帶玻璃罩的托架,每個玻璃罩的上方更是安裝了專業射燈,所有刀劍一律是近距離曝光展覽,且玻璃罩中的刀劍大部分是沒有刀劍鞘的西洋貨,不但長短不一造型各異,在制作工藝上更是精雕細琢巧奪天工,如此一屋子的裸刀裸劍,再配上舞台級的射燈效果,隨便哪個男人恐怕都會有一種瞬間大腦充血的感覺。

“三伯,您這收藏,不賴啊……”張毅城緩步走進收藏室,就跟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兩只眼睛都不知道往哪兒看好了。

“嘿嘿,馬馬虎虎吧……”聽張毅城這麽一誇,馮向京立即就是一臉春風得意,儼然已經忘了自己是因為什麽才害上磨刀的毛病的。

“三伯,你那把日本刀呢?”張毅城掏出羅盤在屋裏溜達了一圈,順便把屋裏的藏品大致看了一遍,似乎都是西洋刀劍。雖說剛進屋時乍一看比較耀眼,但仔細一看卻幾乎都是現代工業產品,雖說都是名刀,卻沒有一把能入張毅城的“法眼”,見識過巨闕七星一類的真家夥,哪裏還看得上這些量產貨?

“我這就給你拿!”說著,馮向京走到一個矮櫃子跟前,拉開櫃門取出了一個木質長匣。打開木匣,只見一把雕裝古樸的東洋彎刀斜躺其中。從刀的外形而言,與傳統的日本刀有很大的不一樣,首先是沒有“護手盤”,整把刀從頭到尾一樣的齊,如果不看刀柄與刀鞘之間的縫隙,甚至分不出哪邊是柄哪邊是鞘;其次是刀的寬度比傳統日本刀也要窄,不管是中國刀劍還是日本刀,鞘都應該是扁的,而此刀的刀鞘與刀柄的材質完全一樣,且接近圓柱體,也就是說刀鞘的截面基本上是圓形,如果不是刀刃有弧度,甚至看不出是一把刀。

拔刀出鞘,張毅城又是一愣:這把刀長度大概在七八十厘米左右,雖說刀柄看上去有些年頭了,但刀刃卻仍舊寒光四射宛若新鑄,金屬給人的感覺與周圍那些現代西洋刀劍完全不同,寒光閃爍的刃口布滿了形狀各異的金屬紋理,用手指輕輕彈觸,感覺聲音異常清脆,單憑聲音就能斷定不是一般物件;另外在靠近刀柄的地方還刻著一些亂七八糟的圖案,除了一些圓咕溜秋不知道是什麽玩意的圖案之外,還刻著幾個日本字。張毅城不懂日語,只認識其中一個類似於繁體漢字“鳥”字的銘文,雖說自己對日本刀的歷史不是很了解,但從刀柄的新舊程度判斷,此刀的歷史沒有一千年也有個六七百年,而刀鞘雖說材質與顏色與刀柄相同,成色卻要新上很多,顯然是近代後配上去的。

“三伯,這把刀,好像沒磨過啊……”摸了摸刀的刃口,張毅城仔細看了半天,絲毫沒有磨過的跡象。

“當然沒磨過了,這是古刀,擺著看的,我磨它幹嘛?”馮向京一愣。

“那您前不久磨刀……”

“哦!那事說來話長!我磨的刀,是我自己打的!”按馮向京的話說,自己之前瘋狂迷戀刀具,甚至也想自己玩票鑄一把刀,過一把歐冶子①的癮,為此還建過一個小高爐,買過一批鑄刀造劍用的土設備。結果不鑄不知道,一鑄嚇一跳,雖說一直嚴格按照所謂“傳統工藝”一絲不苟地鑄造鍛打,打出來的卻仍然是一把說刀不刀說劍不劍的垃圾。一看鑄刀這件事並不好玩,馮向京幹脆放棄努力轉而化悲憤為力量,重新回歸到了高價收現貨的老路,這把已經打出來的四不像,雖說沒什麽用,畢竟是自己的勞動成果,便一直沒扔。前不久自己磨來磨去的刀,就是之前自己打的那把四不像作品。

“哦……”張毅城點了點頭,開始問其他的,“三伯,您買這把刀的時候,賣刀的人有沒有說這把刀的來歷?”

“說了!說這是他家祖傳的!”馮向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