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血色階梯(第2/4頁)

師兄回到辦公室後,打開最底層的那個已經鋪滿灰塵的抽屜,從裏面拿出一個牛皮紙做的档案袋,然後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張發黃的白紙,鄭重其事地遞給阿強,那時阿強的臉色雖然奇怪之極,可是他仍不發一言地順從地接過來,我忙湊上去看。偌大的白紙上只寥寥寫了幾行字:

是年,三十六人死,血色詛咒,恐怖盛行。

學生會於1934年

我看得莫名其妙,阿強卻臉色一寒,這下,連師兄也注意到了,問道:“你也聽說過這個故事嗎?”阿強搖搖頭道:“不,只是覺得這個名字過於惡心罷了。”現在想起來,阿強分明已經察覺了那股異常的冤氣,只不過他在故意掩飾而已。

師兄不疑有他,問我們道:‘你們怎麽看這張紙?’我想也沒想就接了上去:‘是惡作劇吧?’阿強道:‘恐怕沒這麽簡單。’師兄道:‘阿強說的沒錯,你們不要小看這張紙,這張白紙其實是世代學生會相傳的絕密档案,上面這幾個字實質上記載著發生於1934年的大慘案,即通常所說的‘六.一三慘案’。’師兄這麽一說,我才想起來,那是當時著名的一大恐怖懸案,只是媒體遲遲不予揭露。

1934年3月,學校剛剛成立,6月,圖書館落成。當時整個學校才招了三百人不到,因此舊圖書館也顯得相對狹小。那是個木質結構的樓房,只有兩層,第一層是社科書庫,第二層是數理化書庫。慘案發生在圖書館落成不久,也就是6月13日上午大約9:00,當時在數理化書庫借閱的一名女生正在翻看一本化學教材,突然她聽到輕輕的‘滴答’一聲,連忙擡頭四處看,卻沒發現什麽異常。於是,她又低下頭去翻書,這一低頭不打緊,書的中間竟多了一滴殷紅的鮮血,正在漸漸地化開。她嚇得大叫一聲,丟下書扭頭就往外跑。這一來,驚動了整個書庫的人。大家紛紛向外跑去,一起仰視著二樓。

據說當時因為每個人都充滿了無比的恐懼,所以圖書館裏一片死靜,大家都屏住氣不敢呼吸。但奇怪的是,二樓卻一點動靜都沒有。照常理說,如果一樓的人吵吵鬧鬧紛紛擠出門外,二樓沒可能會聽不見,要知道,木質結構特別容易傳聲,因此必定會有人跑出來詢問出了什麽事。然而,那時,二樓竟比一樓還要死靜。如果還按常理出牌的話,那只有一個可能——二樓出事了!

每個人都不願走,因為好奇心逼他們要看個究竟;每個人都不敢上去,因為神秘的可怕已經攫住了他們的心靈。大家就這樣站在下面呆呆地看著,等著。

也不知過了多久,二樓終於有了響動,‘汩汩’的好象有什麽東西冒出來一樣。等到人們看清楚是什麽東西之後,再也控制不住,瘋叫著沖出圖書館,四處奔逃。一股粘稠的,冒著泡泡的血紅從二樓的樓梯緩緩流到一樓的地板,把整個樓梯變成了一座血色階梯。

——所以,血色詛咒傳說又名圖書館血色階梯傳說。

後來等到警察和救護車趕到時,圖書館已幾乎成了一座血池,散發著沖天的腥鼻臭味。警察沖上二樓,只見一片狼籍,地下滿是鮮血,卻沒發現一具屍體,也找不到血的來源,好象是平白無故冒出來一樣。當時的警察局長發現了一個疑點。社科書庫的所有書櫃都倒在地上,書本到處散亂,好象經過什麽激烈搏鬥一樣。只有靠西墻的一個書架沒倒,架上的書本還安然無恙地擺在那裏。於是他命令警察們將那個書櫃搬開,果然,在墻壁上有四個用血寫成的正楷字:‘血色詛咒’。傳說因此而得名。

事後統計,包括圖書館職工在內共計三十六人在這次慘案中神秘失蹤。救尋活動維持了三天,範圍擴大到五十裏,始終是活不見其人,死不見其屍。圖書館一度封閉長達半學期。

1935屆學生會為了平定人心,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去查探這個案子,卻一無所獲。唯一有點幫助的信息是據居住在周圍的老人們說,圖書館所在的那塊地曾經是一片廢棄的靈堂,十年前一場奇怪的大火將它燒個殆盡後,這裏就經常出事。無法,學生會只好擱開此事,不了了之。然而,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迫使這件事再次提上議程。

1935年6月13日,也就是去年發生血色階梯慘案的那一日,一對戀人約會中無意經過圖書館,聽見裏面有響動,女的覺得好奇,男的就陪她進去看個究竟。圖書館裏一片寂靜,女的問了一句:‘有人在嗎?’立時一陣大風刮起,館內突然變了另一種景象,在他們面前展開了一座畢生難忘的血色階梯,一個血人立在樓梯拐角處,輕輕地問道:“你知道血色詛咒的秘密了嗎?’女的大叫一聲,全身出血而死。男的也滿身是血,拼盡全力爬出了圖書館,被送到醫院搶救幾天後傷重不治,差不多已經淡忘的血色恐怖再次籠罩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