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贗品圈套(第3/5頁)

我當時都快心痛瘋了,您不要了給我啊,我要,不帶這樣糟蹋東西的,看啊,這屋裏全是寶貝啊,多大買賣,我啥時候能混到這麽多財產啊。

看我一副神魂顛倒的樣子,老頭兒樂了,指著這些東西問我:“喜歡哪個?”我聞聽這個話有點發懵,試探地問:“老師,您什麽意思啊?”

老頭兒看我的表情樂壞了:“看你那德行,要是喜歡就挑一件兒帶走。”

“真的?您可別逗我啊。“我激動地聲音都有點發顫了。

“我一老頭子逗你幹嘛,挑,看哪個順眼,拿走。”老頭兒大手一揮,意思愛誰誰,誰拿了是誰的。聽了這話我那個喜歡啊,這個看看也想要,那個看看也想抱走,尋思了半天也沒定住。

老頭兒一看我那表情樂了:“你小子是不是也尋思有車了就給我全拉走啊?”

我有點不好意思了,人家老頭兒都讓我挑了,我再貪心,就不太好意思了。最後下了半天決心指著一個婦好爵使勁兒:“就它了,就要它了。”

老頭兒看了一眼,就誇我:“眼光不錯,恩,真的不錯,挺好的一件東西,那銹跡如果不是中上去的,還真能以假亂真,行,包好那走吧。”

什麽?銹跡是中上去的?還以假亂真?難道這是假的?我傻眼了。

老頭兒笑了:“小夥子,不是假的難道還是真的?我老頭兒家裏那會有真品啊,這些全是我收繳的假家夥。我這已經算破例了,其他文物專家家裏連假的都不擺放,以防瓜田李下的嫌疑啊。”

老頭兒退休了之後專門搞一些青銅器方面的鑒定和甄別,以他在青銅器研究方面的地位,很少有看走眼的時候,可是唯獨這個婦好爵當時是差一點就走了眼。

老頭兒還敗走麥城過?溫教授笑著說:“你當誰這一輩子都沒犯過錯啊,我這次犯的錯差點晚節不保,造成重大損失啊。”

那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剛剛改革開放,所有市場都是一片興隆,文物市場雖然沒有像其他市場一樣火爆,但是依然呈現出一炮活躍景象。

由於剛剛經歷過十年動亂,再加上之前對文物重視程度不夠,導致了這個時候的文物市場比較混亂。

老頭兒拿起手裏的一個銅爵說:“想當年,有些真家夥就在一些地方上的文物攤點上擺著,你隨便給個幾塊錢就能拿走,很多人不懂文物也不知道其價值,覺得這物件能換錢就行,現在好多收藏家都是那個時候起家的,行裏規矩俗稱‘撿漏’,就是話低價錢買了好東西,如果相反的,高價買了贗品,這叫‘打眼’。”

老頭兒那時候最愛幹的活兒就是到文物市場上去撿漏,雇個三輪車,拉上研究所的幾個徒弟,從一些文物大市的市場裏,這頭兒掃蕩到那頭兒,滿大街收集青銅器,誰問都是回答倆字兒:“練銅。”

那個時候老頭兒真為國家收回來不少好寶貝,後來隨著人們見識越來越高,各級文管部門對文物保護的宣傳,老百姓開始知道這些東西不是普通的青銅器,這是文物,能賣大價錢。

古物賣得差不多了,就開始有贗品出現,剛開始都做得十分粗糙,一眼就能辨別出真假,可是到了後來,技術越來越先進,這贗品做的是越來越逼真了。

有一天,一個學生拿了一個銅爵找到老教授讓他堅定一下真偽,老頭兒一看形制是商代的,便上心了。從紋飾,到質地,到銅銹,到聲音,樣樣都符合,老頭兒斷定此爵應該是個真品。

一聽是真品,學生急了,說這是有人偷偷拿來賣的,有好幾十件呢,一個老外已經通過中間商交了定金,要是沒人幹預,這可就流失了。

什麽?老頭兒一驚,他吃驚的倒不是文物會流失出去,而是現在怎麽會突然有了這麽多件青銅器出現市場上,簡直是不可能的,難道又有一處古墓被盜了?

老頭兒在學生的帶領下去看了這批青銅器,當時就被震傻了,哪是幾十件啊,足足有上百件,倆老鄉跟裝土豆似的裝了兩麻袋。

國際文物市場的一些常客也接觸到了這倆老鄉,這倆老鄉倒也憨厚,沒敢多要價,就要了個蘿蔔價。

老頭兒當時腦袋一熱就寫了一份申請,懇請有關部門撥出款項進行收購,可是報告還沒寫完,學生又來報告了,說市場上又出現了幾十件這樣的青銅器。

老頭兒有點遲疑了,說這又不是韭菜割完一茬還有一茬,怎麽可能有這麽多文物呢?咬牙自己掏腰包買了一件文物,就是這件婦好爵,拿回來仔細看了兩天,也沒看出個結果。就在老頭兒無奈之際,他家的貓跳上桌子,一下把這件婦好爵給摔到了地上,老頭兒趕緊拿起來看啊,心疼得不行,誰知道看了兩眼就笑了,隨手把那個爵就扔到了桌子上。老頭兒長舒了一口氣,扭頭把自己寫的撥款報告給撕了,告訴自己的學生:“誰愛買買去,咱是不買,誰買那是誰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