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陵園間的偶遇(第2/2頁)

路過這裏的時候,陸左和雜毛小道都停下了腳步來。

在2012年的冬季,在這裏,曾經發生過一場曠世大戰,而陸左和雜毛小道則是這一場戰鬥的參與者和幸存者。

在那一場戰鬥之中,他們一戰成名天下驚,無數人為之頂禮膜拜。

而同樣在那一場戰鬥中,他們也失去了許多的朋友和親人。

這是一個埋藏著許多回憶的地方,故地重遊,難免會觸景生情,回想起前塵往事,不知不覺,突然間就多出了許多的感慨來。

停頓許久,雜毛小道說道:“在湖的那一邊,靠山崖的位置,後來建起了一座陵園和紀念碑,用來紀念當日為此奉獻出生命的人們,因為涉及到一些不能公開的機密,所以十分隱蔽,路途不好走,不過倒也難不倒我們——怎麽樣,要不要去看一下?”

陸左遲疑了一下,不過最終還是點了一下頭。

他說去看一下吧。

說起這話兒來的時候,他仿佛又陷入到了沉思和回憶之中去。

我們沿湖而走,路過那邊的旅遊景觀時,陸左嘆了一口氣,說當日大戰的所有痕跡都給清楚了去,現如今重新走過,有誰曾記得,當初有多少人在拋頭顱灑熱血呢?

雜毛小道笑了笑,說別人記不記得,這個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我們的這裏……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臟,然後說道:“我們記得,英雄便永遠不朽。”

從大道這邊沿湖而走,差不多一個多時辰,我們方才趕到了雜毛小道口中的陵園,那是一個立在山崖轉彎處的地方,從外面看過去,仿佛什麽都沒有一般,而轉過那山梁子,一個百人陵園就出現在了眼前。

而陵園中間那兒,還有一個華表一般的漢白玉石柱,足足有七八米高的樣子。

陵園有院墻,但沒守衛。

我們進入了陵園之中,緩步而走,瞧見這一根根樹立的青石墓碑,以及上面的人名,我心中並無感覺,但是陸左和雜毛小道卻駐足良久。

他們試圖從墓碑之中找出一些熟悉的名字來,又不願意瞧見。

這種矛盾的心情充斥在了他們的心中,使得腳步沉重。

最後我們來到了陵園中間的華表紀念碑前,這石碑的底座下,有兩面是圖像,從上面的表現手法來看,應該是描繪當日大戰交手的場面,而另外的兩面基座,則是用文字形容了一下當時的戰況。

文中多次提到了陸左和雜毛小道的名字,並且直接指出,官方與江湖義士,正是在這兩人的帶領下,戰勝了邪惡。

裏面居然沒有提到受到XX的領導,團結在什麽的旗幟之下這種官樣詞眼。

由此可見人們對於天山一戰中左道兩人起到作用的評價。

只可惜這兩人在一兩年後,一個成為了宗教總局通緝的逃犯,而另外一個人則被擼去了茅山掌教真人的位置,隨後更是自革出了門墻,成為了散人一個。

陸左和雜毛小道矗立在紀念碑前,站了許久許久。

我瞧見他們的眼神之中,流露出了緬懷,也流露出了幾分悲傷。

如此站了差不多一刻鐘,突然間旁邊走來了幾人。

為首者是一個老態龍鐘的老和尚,他瞧見我們這邊一行人,便走了過來,打量清楚之後,上前拱手,說兩位有禮了,沒想到居然能夠在這裏見到你們。

陸左和雜毛小道瞧見,趕忙施禮,說黃河大師,怎麽會這麽巧?

黃河大師說道:“老衲每年都會過來祭拜一下曾經並肩作戰、最終戰死於此的江湖同道,你們是?”

陸左和雜毛小道拱手,說正好路過此地,聽說建了座陵園,便過來瞧一眼。

黃河大師點頭,說理當如此。

說罷,他仿佛猶豫了一下,卻還是直說道:“陸左居士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一些麻煩?”

陸左微笑,說大師也知曉了?

黃河大師“阿彌陀佛”了一聲,然後說道:“江湖事紛紛呈呈,孰是孰非無人知曉,不過公道自在人心,老衲卻是信得過你們的——不管如何,有事兒,招呼懸空寺一聲,赴湯蹈火,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