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金棺村 第一章 狗屠人(第2/3頁)

  張小辮兒見黑乎乎一物從屋裏擲出,急忙低頭躲閃,那尿盆本就沒有準頭,當的一聲砸在了院墻上,臭液嘩啦四濺。他心道不妙,想不到三爺名聲在外,那王寡婦一聽母雞撲騰就知道是三爺在此,而且兜頭將一個又臊又臭的尿盆打將下來,被她拿住了少不得一頓好打,好漢不吃眼前虧,現在不走,更待何時?

  想到這,張小辮兒不敢怠慢,翻身跳出院墻,耳中還聽得院中王寡婦的叫罵聲不斷,似乎在招呼她的女兒小鳳去鄰居家借狗追賊。張小辮兒心中暗罵:“好你個王寡婦,都說寡婦門前是非多,此言果是不假。偷你只雞又沒得手,犯得上趕盡殺絕嗎?等將來三爺發了跡,賠你個紫金尿盆……”

  雖然嘴上不服軟,但畢竟做賊心虛。四鄰家中有養狗的,這時也都被王寡婦那盞尿盆打在墻上的動靜驚了起來,一時之間到處雞鳴狗叫,整個村子亂成一片,人們都以為是山賊進來劫村了。這回婁子捅大了,張小辮兒知道必須得出去避兩天,否則人人知道他夜宿金棺廟,一旦被堵到那破廟裏,可就插翅難逃了,於是在夜色中一路狂奔,逃出了村子。

  最後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才停住腳步,村裏的人聲狗吠都已遠不可聞,張小辮兒心裏的一塊石頭方才落地,呼哧帶喘舉目四望,想看看跑到了什麽地方。只見月冷星稀,枯樹荒草,草叢間墳丘起伏,石碑嶙峋,剛才慌不擇路,卻是逃進了村後的墳塋之中。

  這片墳地據說是塊風水寶地,而且此地無主,十裏八鄉死了人都往這兒埋,無數墳丘是一個緊挨著一個,封土新鮮光潔的是近年新墳,長滿了荒草的老墳更是多得數不清。前些時候有數股粵寇在這一帶出沒,跟官兵惡戰了幾場,才剛剛退去,戰場上積屍數千。來不及掩埋的屍體腐爛發臭,引發了一場不小的疫情,所以最近這周圍的百姓死得比以往多出許多,這片墳地也隨之添了許多墳丘。家境稍微富裕的都有碑有棺,那些窮苦人家就沒那麽走運了,臨死混上口薄棺就不錯了,或者幹脆直接拿麻席一卷胡亂刨坑埋了,墳包也小得可憐,至於石碑更是能省就省,或是插塊木牌樹枝代替。那些沒有了記號的新墳,很快就成了無主的孤墳。

  到了晚上,烏雲遮月的時候,墳地裏鬼火閃動,偶爾有一兩只野貓從草間躥出,還有些不知道是鬼哭還是狼嚎的怪異響動,不時從墳地深處傳來,聽得人肌膚起栗。

  張小辮兒一向膽大包天,反正是賤命一條,活著也是吃苦受罪,扔在哪兒不是扔,所以他向來豁得出去,從不忌鬼避神,要沒有這種膽量,又如何敢一個人晚上住在那神佛猙獰的破廟之中。不過一看自己跑到了這片墳地,他心裏還真有點兒打怵,趕緊對四周的墓碑墳丘作了個羅圈揖:“各位大哥大姐,小人張三不敢造次,無心驚擾,得罪勿怪,得罪勿怪……”

  說著話他轉身就要離去,正在這時,忽聽身後的一個墳丘裏面傳來一陣嘭、嘭、嘭的聲音,聽上去好像是有人在使勁撞木板門。不過這亂墳塋子裏哪有人家的門戶,這聲音必定是在撞棺材蓋子。

  正值午夜,四下裏靜得出奇,顯得這撞棺材蓋子的聲音格外驚心動魄。張小辮兒覺得自己腦袋後邊拖著的小辮子都豎起來了,但他並沒有立刻逃跑。剛才他跑過了勁兒喘個不停,加上肚裏又沒食,實在是邁不開腿了,當下用衣袖抹了抹鼻涕,打量著四周的墳塋,心想這是哪路死鬼跟你家三爺作耍?三爺不是給你們作過揖了嗎,怎麽還不依不饒的,想嚇得三爺磕頭求饒不成?

  可那墳中撞擊棺材的聲音越來越大,張小辮兒猜想許不是有盜墓掘冢之輩在撬棺材?定要看看是什麽作怪。要是真有挖墳掘墓的,三爺就嚇他一嚇,給他來個賊喊捉賊,卷了他的贓物,這叫賊吃賊,越吃越肥。

  他三兩步轉到墳後,只見這是一座無主新墳,土丘下被人掏了個大窟窿,那嘭、嘭、嘭的怪聲,正是從那窟窿深處發出來的。他剛走到近前,就聽那墳側的窟窿裏一陣巨響,一張滿面流血、紅毛叢生的大臉從窟窿裏探了出來。那張臉的腦門上生了一個橢圓形的大肉瘤,吐著鮮紅的舌頭,嘴邊牙齒上還掛著血跡,雙眼兇光四射,惡狠狠地盯著張小辮兒。

  張小辮兒心中叫苦,怎麽就沒想起來是這個東西!現在想起來也晚了,只好轉身落荒而逃。

  原來早年間的野狗和現代的野狗大不同,有些野狗的種類在解放後社會穩定下來就逐漸絕跡了。亂世之中人命如同草芥,因為死的人太多,暴屍於荒野的情形到處都有,所以吃死人的東西也就多了。鄉下山野間有種專吃死人的野狗,能聞著死人的臭味在墳上刨洞,刨到棺材了,就用腦袋撞破棺材擋板,然後把棺中死屍拖出來吃肚腸子。這種野狗體形巨大,生性兇殘,吃多了死人的腸子它就不想再吃別的東西了,有時候碰上落單勢孤的活人,也往往直接撲過去咬死。長著血瘤的野狗常年吃死人肉,身上屍氣重,牙齒帶有屍毒,被它咬到了就別想活。它的特征是腦袋上長了一個血紅的大瘤子,這瘤子比鐵錘都硬。窮人的廉價薄棺,最好的不過是“三寸柏木板”,棺板被這狗頭撞不了幾下就能撞穿,這種簡易的棺材有個俗名就叫“狗碰頭”,這意思再明顯不過了。死者家人買了副“狗碰頭”回去,將死者屍體盛殮下葬了,家人也就算盡到心了,然後棺材裏這位您就等著喂野狗吧。可在當時,就連這種三寸板的“狗碰頭”還都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