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年的七二三工程

  我的地質勘探生涯延續了二十年,經歷了不下數百次可能到危及到生命的情況,但在我早年的記憶中,最致命的東西,卻不是天澗激流,而是那無法言喻的枯燥。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看到連綿不絕的大山和叢林,都會有一種窒息的感覺,想到我還要在那裏面穿行十幾年,那種痛苦,不是親身經歷的人,真的很難理解。

  但是這樣的感覺,在1962年之後的那一次事件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因為那次事後,我知道了,在這枯燥的大山之內,其實隱藏著很多神秘的東西,有一些,就算你窮盡大腦的想象力,也無法理解。同時我也理解了老一輩勘探隊員那些對於大山敬畏的話語,並不是危言聳聽。

  1962年事件的起因,很多做勘探工作的老同志可能都知道,如果年輕的讀者有父母從事勘探工作的,也可以問問。當時有一個十分著名的地質工程,叫做內蒙古七二三工程,那是當年在內蒙古山區尋找煤礦的勘探部隊行動的總稱,工程先後有三個勘探大隊進入了內蒙古的原始叢林裏,進行區塊式的勘探。在勘探工作開始兩個月之後,七二三工程卻突然停止了。同時工程指揮部開始借調其他勘探隊的技術人員,一時間,基本上各地勘探隊所有排得上號的技術骨幹,都被摸底了一遍,寫表格的寫表格,調档案的調档案,但是卻沒有一個人知道那些表格和档案最後是被誰收去了。

  最後,確實有一批勘探技術人員,被挑選借調入了七二三地質工程大隊。

  當時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都傳七二三在內蒙古挖到了什麽了不得的東西,至於挖到了什麽,卻有十幾個版本,誰也說不清楚。而1962年事件之外的人,往往了解了也就到這裏結束了,後面的事情,隨著“文化大革命”的惡化,沒人再去理會。那批被卡車送入大山裏的技術人員,也很快被人遺忘了。

  當時的我,就在這批被遺忘的地質工程技術兵之中。據我後來了解,七二三總共挑選了二十四個人,我們都是根據軍區的調令,從自己當時工作的地質勘探隊出發,坐火車在佳木斯集合,也有少部分直接到齊齊哈爾。在那兩個地方,又直接被裝上軍車,一直就晃晃悠悠地從黑龍江開到了內蒙古。早先軍車還開在公路上,後來就越開越偏,最後的幾天路程,幾乎都是在盤山公路上度過的。在去之前,我一點也不知道那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但是聽了幾耳朵一路上同行人員的說辭,我也感覺到了,山裏發生的事情,確實可能不太正常。

  不過那時候我們的猜測,還是屬於行業級別的,大部分人都認為可能是發現了大型油田,其中有一些參加大慶油田勘探的老同志還說得繪聲繪色,說當時大慶油田發現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情況,勘探隊發現油氣田了,也是全國調配專家,經過了幾個月的討論驗證,才確定了大慶油田的存在。

  這樣的說法,讓我們在疑惑之余,倒也心生一股被選中的自豪。

  等到卡車將我們運到七二三地質工程大隊的指揮部,我們立刻意識到事情沒有我們想的那麽簡單。我們下車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山坳裏連綿不斷的軍用野戰帳篷,大大小小,好像無數個墳包,根本不像是一個工程大隊,倒像是野戰軍的駐地。營地裏非常繁忙,其中人來人往全是陸軍工程兵,我們就傻眼了,以為上頭瘋了決定要攻打蘇聯了。

  後來才發現,那些帳篷並不都是行軍帳,大部分其實是貨帳,幾個老資格的人偷偷撩起帳篷看了幾眼,回來對我們說裏面全是蘇聯進口的設備,上面全是俄文,看不懂是什麽東西。

  那個時代我們的勘探設備是極端落後的,我們使用的勘探辦法,和剛解放的時候差不了多少,國家只有少量的“現代化儀器”,其中大部分都是用極高的價格從蘇聯買來的。像我們的基礎技術兵,從來沒有機會看見。

  問題是,當時這種設備,都是用於深埋礦床勘探的,勘探深度為一千到一千五百米,而以當時的國力,根本沒有能力開發如此深埋的礦床,就算堅持要搞,也需要經過五到七年的基礎設施建設才能投產,屬於遠水解不了近渴。所以對於發現這樣的礦床,國家的政策一向是保密封存,並不做進一步的勘探,留給子孫後代用。我們當時最大的勘探深度只有五百米左右。

  這裏竟然會有這樣的設備,就使得我們感覺到納悶,心裏有了一絲異樣的感覺。

  當夜也沒有任何的交代,我們同來的幾個人被安排到了幾個帳篷裏,大概是三個人一個帳篷。山裏的晚上冷得要命,帳篷裏生著爐子也根本睡不著,半夜添柴的勤務兵一開帳子冷風就嗖嗖地進來,人睡著了也馬上被凍醒,索性就睜眼看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