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黃金蜘蛛 第五話 不是謎底的謎底(第2/3頁)

眾人尋著蹤跡望去,光圈著落的地方,正是那片遺世獨立的斷壁殘垣,在樹藤殘骸的籠罩下,隱約可見高聳的石像和古塔,形態古樸離奇,這些由磚石和植物構成的廢墟,猶如是一座沒有盡頭的迷宮,沉默地將無數秘密深鎖在黑暗之中,司馬灰手中那具探照燈微弱的照明距離與之相比,簡直渺小得近乎悲壯。

眼看外圍的迷霧越來越濃,司馬灰等人別無出路,見有積水有緩慢流動的跡象,只好決定孤注一擲,冒險進去尋找地下伏流的入口。眾人正要動身,羅大舌頭手裏的探照燈忽然熄滅了,他使勁用手敲擊燈頭,微弱的光圈終於又半死不活的亮了起來,看來電池已經快要耗盡了。

司馬灰這才意識到,比起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他們逃生的最大障礙,竟是裝備的過度消耗和損失,從英國探險隊那架運輸機裏找到的彈藥、食品、電池,大部分都在沼澤塌陷時遺失了。如今四人身邊,僅剩下半包防水火柴和兩支化學信號棒,探照燈和聚光手電筒都已經徹底沒有可供替換的能源了,雖然還有一盞應急的宿營燈,但在如此陰暗潮濕的地下空間裏,除了以“鹵鎢”作為發光源的手提探照燈和信號燭之外,其余的電氣光源幾乎毫無作用。

司馬灰深知如果沒有充足的光源照明,想摸著黑從這地底深淵裏逃出去談何容易,但事到如今,根本計較不得許多,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四人又重新分配了僅存的武器,所幸槍不離手,散落丟失的情況相對有限,羅大舌頭的大口徑四管獵象槍仍在,阿脆有支托卡列夫TT30手槍可以防身,她始終背在身上的急救箱也沒有失落,而玉飛燕先前曾將自己備用的勃郎寧HP-35給了司馬灰,她後來又在英國探險隊的機艙裏找了另外一支蘇制手槍,此刻見司馬灰手中只有一柄獵刀,就再次將手槍和彈藥遞給他,並囑咐道:“只有兩個後備彈匣,省著用。”

司馬灰接在手中一看,並不陌生,那是支蘇聯制造的斯捷奇金式沖鋒手槍,槍身整體采用全鋼結構,沒有安裝木制肩托,作為手槍來講它比較笨重,但同時也擁有雙動板機、裝填二十發9X18mm彈藥的雙排雙進大容量彈匣,另外蘇聯武器的最顯著優點就是能適應各種惡劣環境,不論是酷寒還是濕熱泥濘,都可以隨時擊發,絕對好過繼續使用自己手中的冷兵器,於是對玉飛燕點了點頭表示謝意。

司馬灰又從道奇卡車上,找出幾枚投擲式的白磷手榴彈,分發給其余三人帶在身邊,這東西燃燒時能產生大量濃煙,但在緊要關頭也能利用彈體內的燃料劑提供短時照明。為了節省電池的消耗,眾人僅使用一具探照燈取亮,顧不得腳下泥濘,撥開前邊攔路的枯藤,向著殘墻斷壁的廢墟深處走去。在探照燈不住晃動的光束下,浮現出一尊尊高大的巨人石俑,雖然倒塌損毀得非常嚴重,卻仍是規模浩壯,超乎想象,仿佛是無數拱衛著古老帝國秘密的武士。它們的面部表情十分逼真,可千篇一律,沒有任何分別,全是神態肅穆,顯得冷漠而又茫然,使人感覺到似乎有種詭秘的力量隱藏在暗處,正在通過石像之眼冷冷地注視著一切。

現代科學雖然日益昌明,可是在人類的內心深處,卻始終擺脫不了對黑暗的恐惶與畏懼,也許是因為只有深邃的黑暗,才是這個宇宙中永恒的存在,又或許是黑暗中實在有太多人類無法認知的東西。就如同眼前這片掩埋在叢林殘骸中的石殿廢墟,誰都無法提前預知,在那死亡一般的寂靜背後,究竟有些什麽。

司馬灰等人看了四周的情形,都因未知而覺得有些毛骨聳立,難免想問:“這到底是個什麽地方?”

羅大舌頭充明白說:“我看這是個古時候的中央機關,大概就是最高領導人早晨宣布‘諸位愛卿,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朝散’的那種地方,他們管那叫什麽來著?”

司馬灰看附近的石俑一個個都是神頭鬼臉,就對羅大舌頭說:“你的意思金鑾殿?我卻覺得這裏像是一座寺廟。”

玉飛燕說雖然“黃金蜘蛛城”的記載在歷史中近乎空白,但占婆王朝的後裔至今還有,當年的宮殿都城遺址是在現今老撾與北越交界處,離此甚遠。另外緬甸的神佛宗教多起源於古印度,石墻上到處都有“吠陀”色彩濃重的雕刻,所以應該是座古寺或神廟。咱們進入野人山大裂谷之前,看到許多被破壞損毀的占婆遺跡,面目早已模糊難辨,可這座隨著“黃金蜘蛛城”沉入地底的古寺,反倒保存得比較完整。

司馬灰聽了玉飛燕的話,心想:“整個野人山裂谷的底部,都被一株巨大的憂曇缽花所包裹,形勢之奇異,實難教人以常理想象,真不愧是‘古寺花木深’,但願它也能有‘曲徑通幽處’,如果不能盡快找到地下伏流,就得困死在地底作了活俑。”他心裏雖是焦急,但地形崎嶇,而且眾人體力也已透支,唯有勉強支撐,所以行動極是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