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蚊式特種運輸機 第八話 長蛇顯身(第2/3頁)

象牙制造的精美工藝品,在歐洲各地深受貴族喜愛,價值不菲,這位英軍上校知道,只要跟住老象的蹤跡,很可能會找到象群祖先埋骨之地,那就等於發現了一個無窮的寶藏,所得可遠不止兩根上品象牙這麽簡單。

這個英軍上校當時利欲熏心,卻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緬甸野象的族群觀念很強,它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守衛祖先埋骨之地的秘密。而且野象似乎也都知道,象群自古就遭到人類的獵殺,其根源就在於象牙寶貴,所以它們選擇的墳墓,都是深山老林裏最危險的區域,足以使任何跟蹤者有來無回。

結果這個上校督率兩百余名印度兵卒,在後跟蹤老象的足跡,進入了一條非常隱蔽的山谷。他們歷盡艱險,終於在山谷深處,見到了兩側被榕樹藤葛覆蓋著的無數天然洞窟。那都是由距今幾千萬甚至上億年前,雨水滲入石灰巖山體,溶解了松軟的巖石,雕刻而出的天然洞穴。山洞裏面冷風呼嘯,深邃幽暗的洞穴四通八達,在山腹內交織成了一張綿綿密密的喀斯特地形網。各個洞窟不僅寬闊異常,更有無數象骸象牙重重疊壓在其中。

英軍上校驚嘆之余,只能用“猛獁洞窟”來形容眼前所見。雖然成堆的野象骨骸中,絕沒有冰河時期的猛獁巨獸,但唯有猛獁體型之龐然,才得以形容這片奇跡般宏大的洞窟。此外他們還發現,在猛獁洞窟的盡頭,連接著一個深不可測的巨型裂谷,從地底湧出的迷霧,濃得好似化不開來,當時沒人敢進去一探究竟。

上校雖然沒讓部下進入裂谷,但深山裏危機四伏,除了毒蛇惡獸,還充滿了古老的詛咒,最後使這支部隊幾乎全軍覆沒,那個為首的英軍上校也殞命其間,僅有的幾名幸存者連半根象牙都沒能帶出來。此後再去的探險家和投機者也大多是有去無回,所以這條山谷歷來被看作是一片禁區。

姜師爺判斷,這條山谷很可能就是古地圖中描繪的“象門”,史迪威公路的走勢,基本與其相似。由於美軍在隧道裏進行施工的過程中,無意間貫通了野人山大裂谷的邊緣,使得地底霧氣侵襲,從而造成了大量人員的失蹤和死亡,才不得不放棄206B線公路。而“象門”的盡頭,同樣應該直插野人山腹地。能抵達深山裂谷的路不止一條,皆可“殊途同歸”,但無一例外都很危險。

如果現在通過爆破手段炸開206隧道入口,絕不是一時三刻就能成功的,姜師爺自持探險隊全副武裝,而且經驗豐富,與其糾纏於相對安全穩妥的幽靈公路,不如冒險進入猛獁洞窟。他也是老謀深算,先讓司馬灰和羅大海二人在頭前探路,並安排鉆山甲盯著他們倆。玉飛燕也同意如此安排,便點手喚來三人,又命手下給司馬灰他們分出兩柄獵刀,用以防身,另外還配備了兩支手提式探照燈和信號燭。

“鉆山甲”是個四十多歲的關東漢子,臉上有道刀疤,短胳膊短腿,身材粗矮墩實,為人沉默寡言,脾氣不太好,總是陰著個臉。他自知走在前邊很是危險,但既是“打頭的”發了話,也不敢不從,便沒好氣地催促司馬灰和羅大海:“你們倆兔崽子聽好了,走在前邊都把皮繃緊點,給爺爺打起精神來。”

司馬灰和羅大海本來有意落在後邊,聽了玉飛燕的布置,心想:“你們探險隊裏的成員個個武裝到了牙齒,又是草上飛又是穿山甲的,怎麽好意思讓我們這夥殘兵敗將走在前邊冒死探路?”但又一尋思:“人在矮檐下,怎能不低頭,既然注定要給人家當成炮灰去趟地雷,走到這一步想不去也是不成,趁早就別多說了,免得更加被人瞧不起。”於是各自抄起了家夥,沒精打采地向前挪動腳步。

向著山谷深處走了一陣,地勢變得逐漸開闊,但高大的喬木挺拔入雲,稠密的樹冠緊密依偎,在半空裏組成了一道巨大的綠色帷幕,完全遮蔽了天空,地上藤蔓叢生,錯綜復雜地牽絆在一起,許多地方都是寸步難行。由於終年難見日光,所以低窪處的積水裏,散發著一股股腥腐刺鼻的惡臭。

叢林底部全被一層輕煙薄霧所籠罩,通常的霧氣,可分為“平流霧、上坡霧、蒸氣霧、輻射霧”這幾種類型,到了山地叢林或是有死水淤積的區域,更可能出現有毒的霧狀瘴氣。然而至今沒有人能夠解釋,野人山巨型裂谷中的迷霧究竟是如何產生的,而且經過探測,這些從地底湧出的雲霧並沒有毒,也不會使人至幻,恐怕只有死在霧中的人才知道裏面究竟有些什麽。雖然難以分辨附近的薄霧,究竟是山間濕氣產生,還是由從地底湧出。但“霧”的出現,標志著從這裏開始,已經踏入了真正危險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