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唐風的大腦在快速運轉,他明白了為什麽有人想得到金冊,他感覺自己似乎陷入了一個巨大的陰謀之中。唐風使勁晃了晃腦袋,他極力使自己保持冷靜,吉米撇了撇嘴,詢問唐風:“能具體解釋一下金冊上的內容嗎?”

唐風看看吉米,有些猶豫,但唐風遲疑之後,還是開口解釋道:“這個金冊所記載的內容完全顛覆了所有歷史教科書,太重要了。我們先從第一段開始看,首先是楊慶這個人,從開頭他自稱‘內臣’看,楊慶與鄭和、王景弘一樣,應該是個太監,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不多,不過翻閱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就能發現有關這個人的記載。但總的來說,楊慶一直存在於歷史的迷霧中,關於他的生平事跡,我們依然知之甚少,而這金冊就是他制作的,金冊上的文字也是楊慶寫的。永樂十九年,正是鄭和開始第六次下西洋的時間,楊慶在第一段文字中,簡要記載了隨鄭和第六次下西洋的事,基本上與我們已知的歷史相吻合。”

唐風說到這兒,環視眾人,見無人疑問,這才繼續說道:“第二段記載了一件大事,或者說是一系列大事,而這一系列大事都與明成祖朱棣有關。朱棣這個人雄才大略而又生性多疑,本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朱棣,通過靖難之變從侄子朱允炆手中奪取皇位,為此殺人無數,有殘暴之名。然而,朱棣又是明朝歷史上最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他派鄭和七下西洋,自己親率大軍五征漠北,修長城、武當山,又遷都北京,編《永樂大典》,開創了一個空前絕後的偉大時代,朱棣的雄心超越了歷史上任何一個帝王。但是,隨著朱棣的死去,大航海時代的結束,明朝迅速由盛轉衰,中國也由此走向衰敗。

“同樣是在永樂十九年,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朱棣正式遷都北京。楊慶在第二段中提到了這事,這是朱棣幹的一件大事,當時阻力很大,被很多大臣認為勞民傷財,同時被大臣們認為勞民傷財的還有下西洋。於是,事情就有了戲劇性的變化,永樂十九年正月,也就是在鄭和第六次下西洋之前,朱棣頂著違背祖制、勞民傷財這樣巨大的壓力遷都北京,但誰也沒料到,就在朱棣正式遷都北京才三個月的時候,耗巨資修建的紫禁城三大殿因為火災,化為灰燼,這就是金冊上所說的‘回祿之災’。‘回祿’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火神,‘回祿之災’是對火災一種委婉的說法。”

“朱棣可夠背的啊,費了那麽多人力物力,用好幾年時間造好的宮殿,才搬進去三個月就被燒了!”韓江嘆道。

“紫禁城火災和下西洋有什麽關系呢?”林玉不解。

“按理說這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但古人迷信,朱棣也不例外。遇到這樣的大事,特別是這件事過於巧合,剛遷都三個月宮殿就被燒了,朱棣只好下詔求言,意思就是皇帝讓大臣們都來說說紫禁城大火是怎麽回事,為什麽剛剛遷都就遭此大難。於是,群臣紛紛上書朱棣,說遷都和下西洋勞民傷財。尤以翰林院侍讀李時勉最為激烈,李時勉對朱棣說火災是老天示警,朱棣心裏雖然不高興,但也沒有辦法。這個時候朱棣年紀也大了,力不從心,於是就聽從大臣的意見,決定罷下西洋,下詔命正準備繼續遠航的鄭和回國。

“楊慶在第二段後面表達了自己對罷下西洋的不滿,認為那些文臣都是短視迂腐之人。讓我感興趣的並不是這些,而是楊慶提到了朱棣之志。按理說楊慶作為一個太監,上書皇帝,是不應該隨便議論朝政、攻擊大臣的,但是楊慶這麽做了。一方面,這充分說明楊慶和鄭和、王景弘一樣,深得朱棣的信任,所以他敢於說話;另一方面,更在於他和鄭和等人了解朱棣之志。從這段文字的記載中,可以看出朱棣很關心航海,很想了解關於‘泰西’的事,‘泰西’指的就是今天的歐洲。當時中國人對歐洲了解很少,同樣歐洲人也對東方了解很少,我們知道後來歐洲人的大航海,地理大發現的動力就是尋找東方。那時候的歐洲人對中國非常向往,但這段文字記載朱棣竟然對泰西感興趣,這讓我很吃驚,這是過去我們所不知道的。由此也可見,朱棣確實志向遠大,而鄭和他們則以朱棣之志時刻督促鞭策自己。”

唐風說到這兒,韓江接著說道:“正因為他們知道朱棣的志向,鄭和才敢在回師到達蘇門答臘時,分派楊慶等人繼續遠航。”

唐風點點頭:“是的,不過第三段記載最重要的並不在於此,而在於那個關於黃金國傑潘的傳說。楊慶說這個傳說當時在南洋和西洋傳播甚廣,但因為流傳版本太多,經常自相矛盾,所以鄭和一直沒有去尋找這個傑潘。但這時鄭和分派楊慶、洪保、周聞、周滿各領分舯艦隊向東、南、西諸方向極力遠航,以期有所獲,這裏所指的收獲會是什麽呢?我想當然應該是指傑潘。這段記載也基本符合歷史,鄭和在派出四路分舯艦隊後,自己和王景弘率主力船隊回國,這樣既奉詔回國,又繼續了航海事業;既是鄭和巧妙之處,又是因為朱棣的支持。不過,鄭和回國的日子並不好過,朱棣沒過一年就病死了,鄭和航海事業最重要的支持者不在了,而繼位的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反對航海,於是,朱高熾一登基,就下詔罷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