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兇殺案(第6/14頁)

“如此說來,他沒有戴帽子就離開了。”

“不,他從口袋裏掏出來一頂黃色的帽子,戴上離開的。”

“你說什麽?一頂黃色的帽子?”

“不錯,就是一頂司機才會戴的那種黃帽子。”

“怎麽會這樣呢?這頂帽子不就在這兒嗎?”

說著,檢察官指了一下桌子上的那頂帽子,可就在這個時候,一直用手擺弄著司機留下的那件大衣的法官突然大叫起來:“檢察官,這兩頂帽子是完全相同的!這一頂是今天早晨剛買的,對於破案沒有絲毫的幫助,而犯罪嫌疑人留下來的那頂可以作為物證的帽子,卻被司機戴在頭頂上帶走了。”

“不錯,犯罪嫌疑人為了把這唯一的物證換走,讓同夥扮成司機的模樣,在今天早晨買了一頂一模一樣的帽子,來調換放在客廳壁爐上的物證。”

“如此說來,犯罪嫌疑人肯定還藏在這個地方,不然的話,他是如何指使司機去做這件事情的呢?”

“不錯。當然,事情也有可能是這樣的,罪犯正運用神奇的化裝術,藏在這裏的某個地方呢。另外,那個司機肯定是他的同夥。可是,還有沒有其他人參與其中呢?我們一定要嚴密地進行搜查取證,一刻也不能耽擱。檢察官,你來看,在司機的大衣口袋裏,竟然還有這個東西!”

說著,法官遞過來一張疊成四方形的小紙條,檢查官小心翼翼地把它展開,看完之後,輕輕地哼了一聲,只見上面用鉛筆潦草地寫著:

如果首領遇害,小心你女兒性命難保。

檢察官心想:“這只是一封可怕的恐嚇信而已。不,那些人都是無惡不作的亡命之徒,他們什麽事情都幹得出來。既然他們已經這樣說了,那麽,不管采取何種程度的保護,都不能確保兩位少女安然無恙。而且,在這個充滿玄機的古堡之中,會不會已經有犯罪嫌疑人的同夥潛伏在這裏了呢?很顯然,那個司機就是一個例子,如果他就是犯罪團夥的一名成員,那麽,肯定還有其他的同黨隱藏在暗處,可是,他們究竟是些什麽人呢?”

想著想著,檢察官把目光投向了那兩位年輕的記者,他問道:“你們兩個是哪家報社的記者!”

“我是魯昂市《魯昂日報》的記者。”年齡較大的那個記者說道。

“您的記者證在哪裏?”

“哦,給你!”

經過一番檢查,檢察官確定這個人是沒有問題的,把記者證還給了他,然後又繼續問另外一個人。

“你呢?”

“我是一名自由記者,並不屬於任何一家報社,自由投稿。”

檢察官又重新審視著他眼前的這個人,這個年輕人個子很高,下巴上蓄著胡須,目光銳利,精神很不錯,看上去是一個頭腦冷靜、思維敏捷的青年。

“那麽,請把你的記者證給我看一下。”

“我也沒有記者證,要知道只有為一家報社工作的記者才會有記者證。”

聽完這句話,檢察官半信半疑,繼續追問道:“那麽,你叫什麽名字?”

“依吉多·伯多魯。”

“你是幹什麽職業的?”

“我是強生高中的一名學生。”

“胡說八道,哪有蓄著胡須的高中生?”

“喔,你說這個啊,這是假胡須啊!”

依吉多笑了起來,他把假胡須摘下,這個人立刻變成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年。

“檢察官先生,這回像高中生了吧?”說著,依吉多又笑了起來,露出了滿嘴潔白的牙齒,這的確是一個天真純樸的少年的臉孔。

“假如您還不相信的話,這裏還有一封家父的信。”接著,他從口袋裏掏出來一封信,只見信封上面明明白白地寫著:

強生高中宿舍依吉多·伯多魯收。

檢察官立時繃起了臉孔,嚴厲地說道:“一個高中生跑到這裏幹什麽?”

“也不幹什麽啊,我只是出於好奇,想到這裏來研究一下。”

“你研究的地方應該是在校園裏吧!”

“檢察官先生,你為什麽總是這樣兇巴巴的?學校現在正放假哩!”

“哦,是嗎?那麽,你跑到這裏來究竟想研究什麽?”

“這是業余偵探的現場實習啊!”

“你說什麽?”

“我平時最喜歡看的書就是偵探小說和冒險小說了,因此,每當我想到小說裏面的偵探故事和冒險故事,我就羨慕得不得了。就說這一回吧,我給自己裝上了假胡須,就好像自己也成為了一名大偵探一樣,然後,我謊稱自己是巴黎一家大報社的記者,到海峽附近的地方度假來了。”

“你到底住在什麽地方?”

“我的家比沙勃地區還要稍遠一些呢。”

“放假你也不回家嗎?”

“不,我整個假期都待在家中,因為沒有幾天就要開學了,所以我沒法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