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2/3頁)

“嗯,這倒是挺恐怖的!”主持人尷尬地笑著評論道,“不過這與您對基爾希先生的發現的看法有什麽關聯呢?”

男子長嘆了一口氣。“我堅持認為埃德蒙·基爾希正準備宣布他已經找到了確鑿的證據,證明地球上的生命源於太空。”

蘭登立即對他的結論懷疑起來,因為他知道埃德蒙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有意思,可您為什麽這麽說呢?”主持人追問道。

“生命源於太空是唯一合理的答案。我們已經掌握了無可爭辯的證據,表明在行星之間物質是可以交換的。我們已經獲取了火星和金星的碎片,以及數百個來源不明的樣本。這些碎片和樣本會支持這種觀點,那就是:生命是以微生物的形態、借助太空隕石來到地球,最終進化成地球上的生命的。”

主持人專注地點了點頭。“但這個理論,即從太空中來的微生物——不是已經存在幾十年,但一直沒有證據證明嗎?您覺得像埃德蒙·基爾希這樣的科技天才會如何證明這樣的理論?因為這樣的理論似乎更多地屬於太空生物學領域,而不是計算機科學領域。”

“哦,這個理論背後有堅實的邏輯支撐。”貝內特博士說,“幾十年來,頂級天文學家一直在警告我們,地球的生命周期已經過了一半,太陽最終將膨脹成一顆巨大的紅火球,把我們吞噬掉。人類要長期生存的唯一希望就是離開我們的地球——前提是,我們躲過了巨大小行星撞擊或大規模伽馬射線爆發所造成的更迫近的危險。正是由於上述原因,我們已經開始設計火星上的前哨,以便我們最終能夠進入外太空,尋找新的宿主行星。不用說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如果我們能找到一個更簡單的方法以確保我們的生存,我們會毫不猶豫地去實施。”

貝內特博士停頓了一下。“也許有更簡單的方法。如果我們能想辦法把人類基因組打包裝進小膠囊裏,然後把數以百萬計的小膠囊送入太空,寄希望於其中一個膠囊能在某個遙遠的行星上落地生根,播下人類生命的種子,那會是什麽情景?雖然這樣的技術目前還沒有,但我們正把它當成人類生存的可行性選項拿來討論。如果我們正在考慮‘播種生命’,那麽某個更高級的生命形態自然也在考慮這個問題。”

此刻的蘭登不知道貝內特博士究竟會把他的這套理論胡扯到哪裏去。

“考慮到這一點,”他繼續說,“我認為埃德蒙·基爾希可能已經發現了外星人的某種明顯特征——不管是物理的、化學的,還是數學的——來證明地球上的生命是依靠太空播種產生的。我必須指出,幾年前我和埃德蒙曾就這個問題激烈辯論過。他從來不喜歡太空微生物理論,因為他跟很多人一樣,認為在到地球來的漫長征程中,遺傳物質要經受致命的輻射和高溫,是不可能生存下來的。但我個人認為,為了在宇宙中繁衍人類,借助某種技術輔助胚種論,把‘生命的種子’裝入防輻射的保護艙內密封起來,再把它們送入太空是完全可行的。”

“好吧。”主持人有點兒心神不定地說,“不過如果有人發現證據證明人類源於太空發來的種子艙,那就是說宇宙中就不只是僅有我們人類了。”她停頓了一下,“不過還有更難以置信的……”

“什麽?”貝內特第一次開口笑了。

“也就是說,發送種子艙的不管是誰,都必須……像我們……人類!”

“是的,我最先得出的結論也是如此。”科學家停頓了一下,“後來埃德蒙糾正了我的結論。他指出了這種想法的謬誤所在。”

這讓主持人頗感意外。“這麽說埃德蒙的觀點是,不管發送這些‘種子’的是誰,肯定不是人類?既然種子是人類繁衍的‘配方’,這又怎麽可能呢?”

“埃德蒙的原話是,”科學家說,“人類是半生不熟的。”

“對不起,是什麽?”

“埃德蒙說如果種子艙理論是正確的,那麽被送到地球上的配方,當時很可能只是半生不熟的,還不是成品。就是說,人類並不是‘終端產品’,相反只是一個過渡性的物種,朝著某種別的……某種異形物種進化的物種。”

主持人一臉困惑。

“埃德蒙認為,任何高級生命形態與其發送黑猩猩的配方,倒不如直接發送人類的配方。”科學家咯咯笑著說,“其實埃德蒙是在拿我尋開心,說我是個躲在衣櫃裏的基督徒。他還開玩笑說,只有信奉宗教的人才會認為人類是宇宙的中心。他還說外星人幹脆把‘亞當和夏娃’已經成熟的DNA航空郵寄到宇宙中去算了。”

“呃,博士,”主持人說,顯然訪談的方向讓她很不自在,“跟您交談真是讓人眼界大開。感謝您百忙中參與我們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