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3頁)

人們經常把高迪奉為“活建築”和“生物設計”的鼻祖。為了把建築“包裹”得光彩奪目、色彩絢麗,他發明了許多史無前例的木藝、鐵藝、玻璃加工技術和制陶技術。

時至今日,在高迪去世近一個世紀後,世界各地的遊客仍絡繹不絕地來到巴塞羅那,只為一睹高迪獨特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他設計的作品有公園、公共建築、私人豪宅,當然還有他的代表作——聖家族大教堂[230],一座氣勢恢宏的天主教堂。教堂高聳的“海綿狀尖塔”直沖巴塞羅那天際,有評論家為之歡呼雀躍,認為這座教堂是“整個建築藝術史上獨一無二的”。

高迪對聖家族大教堂的大膽構想一直讓蘭登驚嘆不已。教堂的規模如此龐大,以至於在破土動工近一百四十年後的今天,仍然沒有完工。

今晚蘭登注視著車載衛星圖像中高迪著名的桂爾公園,回憶起自己念大學時第一次遊覽這個公園時看到的景物——人行步道下方歪歪扭扭的樹狀立柱、星雲狀的怪異長椅、仿龍和仿魚狀的石窟噴泉,還有蜿蜒起伏的白墻。整個墻壁采取明顯的流線設計,看上去就像搖頭擺尾的巨型單細胞生物。漫步其中猶如置身於夢幻世界。

“埃德蒙喜歡高迪的一切,”溫斯頓繼續說,“尤其喜歡高迪把大自然當成有機體藝術的思想。”

蘭登再一次想起了埃德蒙的發現。大自然。有機物。創造。他腦海裏又浮現出高迪著名的巴塞羅那“帕諾”——專供鋪設人行道的六邊形瓷磚。每塊瓷磚都呈現看似毫無意義的波形曲線組成的相同旋轉圖案。如果把瓷磚按照既定方案排列在一起或進行旋轉,就會出現令人驚訝的圖案,讓人聯想到浮遊生物、微生物和海草組成的水下海景。當地人經常把“帕諾”瓷磚叫作“原生湯”。

高迪的原生湯!蘭登心想。一想到巴塞羅那的城市設計居然與埃德蒙對生命起源的好奇心如此完美地契合,他再次感到吃驚。時下最流行的科學解釋是,生命起源於地球的原生湯——在原始海洋中,火山噴瀉出豐富的化學物質,化學物質彼此間相互圍繞著旋轉,無盡的狂風暴雨引發的閃電不斷對化學物質進行狂轟濫炸……直到突然間,就像顯微鏡下看到的魔像[231]一樣,第一個單細胞生物誕生了。

“安布拉,”蘭登說,“你是博物館館長——肯定經常跟埃德蒙討論藝術吧。他有沒有告訴你,高迪的具體哪個方面對他影響最大?”

“只有溫斯頓提過。”她回答道,“高迪設計的建築,感覺就像脫胎於大自然。他設計的石窟就像是風雨雕琢的,設計的立柱就像是從土裏長出來的,設計的瓷磚就像原始海洋生物一樣。”她聳了聳肩。“不管什麽原因,反正埃德蒙非常崇拜高迪,以至於把家都搬到了西班牙。”

蘭登驚訝地望了她一眼。他知道埃德蒙在好幾個國家都有房產,但最近幾年他更喜歡住在西班牙。“你是說,埃德蒙搬到這裏來是因為喜歡高迪的藝術?”

“我認為是這樣的。”安布拉說,“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麽要住在西班牙,他告訴我,他幸運地在這裏租到一處別具一格的房子——跟世界各地的都不一樣。我覺得當時他說這話時,指的就是他現在住的公寓。”

“他住的公寓在哪兒?”

“米拉之家。”

“米拉之家?”

“除了米拉之家還能是哪兒!”安布拉點了點頭回答道,“去年他租下了整個頂樓,把它當成了自己的豪華公寓。”

蘭登需要一點兒時間來消化這個消息。米拉之家是高迪設計的最著名建築物之一——一棟令人眼花繚亂、富有創意的“房子”,層疊式的立面和波浪起伏的石造陽台,看上去就像一座被掏空的山。正因為如此,現在人們才給它起了個廣受歡迎的綽號“米拉之家”,意思是“采石場”。

“頂樓不是高迪博物館嗎?”蘭登想起了自己曾不止一次參觀過的米拉之家,於是問道。

“沒錯。”溫斯頓搶著說道,“埃德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捐了一筆錢,把這棟房子作為世界遺產保護了起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同意暫時關閉米拉之家,讓他在那裏住兩年。巴塞羅那畢竟不缺高迪的作品。”

埃德蒙住在米拉之家的高迪展館裏?蘭登感到不解。而且只住兩年?

溫斯頓又說道:“埃德蒙甚至幫米拉之家拍攝了一個有關其建築風格的教育視頻。值得一看。”

“視頻的確拍得別具一格。”安布拉說著,俯身觸摸了一下瀏覽器頁面。顯示屏上出現了一個鍵盤,於是,她鍵入Lapedrera.com[232]。“你應該看看這個。”

“我在開車呢。”蘭登回答道。

安布拉把手伸到轉向柱上,輕輕拉了兩下操縱杆。蘭登立刻感到手中的方向盤突然變得僵直起來。他馬上發現車子似乎在自動巡航,完全沿著車道的中心線向前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