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3/3頁)

這座建築在1997年首次亮相時,《紐約客》稱贊其建築師弗蘭克·蓋裏[31]設計了“一艘身披鈦金鬥篷、迎風破浪、妙不可言的夢幻之船”。世界各地的評論家也紛紛驚嘆:“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建築!”“變幻莫測、才華橫溢!”“驚人的建築壯舉!”

自博物館驚艷亮相以來,另外幾十座“解構主義”建築也先後面世——包括洛杉磯的迪士尼音樂廳、慕尼黑的寶馬世界,甚至包括蘭登母校的新圖書館。每座建築都以徹底突破傳統的設計和施工為特色,但是單就震撼力而言,蘭登覺得這些建築卻沒法和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相比。

每走近一步,博物館的外觀都會呈現不同的形態,這讓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審視它鮮明的個性。博物館最震撼人心的景象出現在蘭登面前。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從這個角度看起來,這幢龐大建築像漂在一個“浩瀚無垠”的潟湖上,湖水輕拂著博物館的外墻。

蘭登駐足停留了一會兒,對眼前的神奇景象驚嘆不已,然後才動身穿越那座在平如鏡的廣闊湖面上拱起的極簡主義人行小橋。他剛走到一半,就被“嘶嘶”的巨響嚇了一跳,聲音是從他腳下發出來的。繚繞的迷霧開始從人行道下方噴湧而出,嚇得他停下了腳步。濃重的霧氣在他身旁飄起,朝外翻滾著湧上潟湖,湧向博物館,吞沒了整個博物館底部。

這就是傳說中的霧雕。蘭登心想。

他了解過日本藝術家中谷芙二子的霧雕藝術。“霧雕”以可視氣體為媒介創作而成,即先將霧氣具象化,然後讓其慢慢消散,所以頗具獨創性。而且,由於每天的風和大氣條件都不相同,所以每次出現的霧雕也都形態各異。

小橋的嘶嘶聲戛然而止,此時蘭登看著罩在潟湖之上的迷霧,時而旋轉,時而潛行,仿佛有自己的想法。這一場景虛無縹緲,令人眩暈。現在,整個博物館似乎是在水面上遊弋,如迷失在茫茫大海的幽靈船,又似輕若無物地漂浮在雲朵上。

正當蘭登要再次動身前行時,寧靜的水面被一連串的噴射打破了。五根熊熊的火柱突然間從潟湖射向空中發出陣陣轟隆聲,就像火箭發動機刺穿薄霧盈盈的空氣時發出的響聲,然後在博物館的鈦金屬瓷磚上映出了燦爛的簇簇亮光。

蘭登更喜歡的是盧浮宮和普拉多博物館[32]這類古典風格的建築。但當他看到霧氣和火焰盤旋在潟湖上時,覺得對埃德蒙這樣癡迷於藝術和創新、能準確預言未來的人來說,要舉辦今晚的活動,這座超現代的博物館是再合適不過的地方了。

此時蘭登已經穿過薄霧,來到了博物館入口——整個建築如同一只爬行動物,而入口就像不祥的黑洞。隨著蘭登一步步靠近門口,一種不安的感覺襲上他的心頭,他覺得自己好像正在走進一條惡龍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