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求學歲月(第6/18頁)

乖乖,那叫一個險啊。一個13歲的孩子,一句話化險為夷,居然救了一家人的命、一家銀行和五家工廠,讓我家那兩個博士喜出望外又大為震驚。老爸從此後從一個“軍閥”變成了一個慈父,對我奉若神明,呵護有加,知道自己這個兒子是個曠世天才,是個神童,他前世一定做了大善事,積了大功德,兒子今生今世是回來報恩的而不是向他來討債的。我大哥更是逢人就說,這就是我那個長了兩個大腦的弟弟。

從此我在家就抖了起來,公子哥兒的“派”又玩了出來,那叫一個爽啊。但我還是玩不過那兩個博士,他們不會讓我消停的。唐詩三百首和宋詞三百首剛剛背完,“軍閥”的眼睛又向那厚厚的幾大本“四書五經”上溜了,我的媽哎,“小開”算是拜拜啦,我可憐的童年就要被葬送在故紙堆裏了,我在親戚朋友面前背誦唐詩宋詞的固定節目不會有終止的一天了。

可有一天,冷不丁家裏突然多出來一架大鋼琴,大哥笑著對我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小六子,來來來,見過你的鋼琴老師莊麗媚。”一個20歲出頭的大姐姐握住了我的手。她是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鋼琴系三年級的學生,從那天起就是我的老師了。我的莊老師長著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頭後梳著兩條大辮子,頭上別了個蝴蝶式發卡,笑起來臉頰上有兩個深深的酒窩。

我一下就喜歡上了她。從那時起,音樂像個灑滿陽光的大海一樣,我盡情地在裏面遨遊戲耍,而莊老師就是我的航標和燈塔。莊老師非常善於教學,從不訓斥我,更多的是鼓勵和贊揚。因為她明白,鋼琴演奏首先是一門藝術,其次才是一門技術。作為一門藝術,它熏陶的是孩子的藝術感受力,啟蒙的是孩子豐富的情感源泉,激發的是孩子無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作為一門技術,它可以有效地鍛煉孩子的腦、眼、手、足的復雜協調性。我在莊老師的教育下,學琴進步真是神速,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從車爾尼的基礎練習曲彈到了那些著名大師的高深作品,如海頓、巴赫、亨德爾、莫紮特、李斯特、肖邦、貝多芬等大師的作品。當然這一切都是拜莊老師的“遊戲教學法”所賜。遊戲教學法?對,她是天下最好的老師,一點兒都不古板,她總是教一會兒琴,講一會兒故事,念幾首唐詩,唱一會兒歌,還和我玩一會兒遊戲,甚至有時候還和我談談佛教。

她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沒有完全長大的孩子嘛,但她的方法卻高明到家了,注重的是開發我的天性和智力,只要我有一丁點進步,她就會大加贊賞和鼓勵。學琴的第二年,我已經跨過其他孩子要用五年才能走完的路。莊老師開始給我加大難度,因為基本功和技術關已過,她開始注重我的藝術表現力的培養了,專讓我彈莫紮特和肖邦的作品。

有一天出了一件怪事,當我練琴累了到院子裏休息的時候,琴房裏突然傳出一陣奇妙的琴聲,那是莊老師在彈琴。可那首曲子聽起來既很古怪,又很優美,旋律時而昂揚激越,時而低回婉轉,時而節奏急促,猶如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忽而又是連著的十幾個和弦,有些和音非常不協調,非常刺耳、尖銳,甚至有幾分恐怖和嚇人。

我被這個曲子徹底震住了,聽傻了,嚇呆了。我不知道是怎樣走進房間的,莊老師一見我回來了就不彈了,臉上似乎還有一種歉疚之色。我問莊老師剛才彈的曲子叫什麽,莊老師詭秘地一笑,對我說:“小孩子家不要問,好好彈你的琴吧。等你成了鋼琴家,自然就知道了。”我見她不說,也不再追問,但我發現自己嚴重失眠了,那首曲子回旋在我腦海和耳際,像海水,像狂風,像雷電,像火山一樣在我大腦的屏幕上翻騰跳躍,始終糾纏著我,呼喚著我,擊打著我,久久不願離去。

我忽然覺得我以前一定在什麽地方聽過這首曲子,那旋律,那氣勢,那魔力都是這樣熟悉,這樣親切,這樣難忘,而且說不定我還能背彈出來。背彈?這個想法把我自己都嚇瘋了。當第二天上課時,我試著彈了一下,這下出事了,我竟然一音不差地彈了出來,旋律、和弦、風格都和原曲幾乎一模一樣。

莊老師也驚呆了,好半天才說:“天哪,你簡直是個天才,是個千載難遇的神童,你的前途不可限量。你如果出國比賽,會把世界上所有的大獎都拿完的。你知道嗎,這首曲子叫《惡魔的顫音》,是世界三大魔曲之一,也是難度極高的曲目,一個鋼琴系的研究生要專心致志學習一星期才能演奏它,可你只聽了一遍就背出來了,我的天哪,我們二人,一定有一個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