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俱在(第2/5頁)

萬斯沖他擺出一個迷人的微笑。

“一會兒我們去格林豪宅。但是,在我們去之前,我必須說明一點:一幅設計精妙的圖畫,是不會立刻被人們所了解的。然而,設計簡單、平淡無奇的圖畫則會立刻抓住人們的心。一般而言,在認清一幅設計精巧的圖畫之前,人們必須仔細分析圖畫的每一個內容。那些布局完美,結構精良的圖畫,例如雷諾瓦的人物畫,馬蒂斯的心境描繪,塞尚的水彩畫,畢加索的靜物畫,以及李奧納多·達文西的解剖畫,從布局而言,剛剛看上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甚至讓人們覺得是隨意的組合而已,但是只有深刻體會到它們相互輝映的關系,才能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意義……”

“是是是,”馬克漢再次打斷了他的話,“圖畫和照片的確有很多不同。照片中的物體不需要嚴密的構思;而圖畫則必須落實構思的方向。這就是你在偏題的十五分鐘內所講的題目。”

萬斯解釋道:“我只是想模仿法律文件上那些泛濫的復式詞而已;希望我的這些看法能夠被你這個律師所接受。”

“你的報復成功了,”馬克漢生氣地說,“還有嗎?一次性說完!”

萬斯的態度再次嚴厲起來。

“格林家族的血案,就好像一張有著各不相幹的物件的照片一樣。事情一件件地發生在我們面前,我們也一個個地認真檢驗,但是,我們並沒有把它們互相聯系起來分析。我們把這場血案看成了一個個孤立的事件,也錯失了它們之間的含意。我們沒有把它們視為整體事件來看,明白嗎?”

“啊!親愛的老友!”馬克漢眉開眼笑道。

“好了。我們已經明白了這整個事件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巧妙的布局。每一個事件都掌握在兇手的手中。就像我們看見的那樣,兇手在行動之前,作過了精密的計劃,但是始終不離他的初衷。因此,當我們對第一起雙槍命案設定犯罪原型之後,我們再也沒想意識到裏面還存在的重要信息。當我們把所有事件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發現它們實際上是一個互相影響的整體。簡單來說,格林家族血案是一幅設計精妙的圖畫,而不是一張簡單的沒有安排的照片。當我們以這種角度來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追溯到整個事件的主線。所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了解格林血案的意圖。當我們發現這幅圖畫的驚人結構之後,就會看見誰是它的創造者了。”

“我明白你想說的重點了,”馬克漢有了一絲興奮,“但是,我們應該如何進行你的論點呢?我們已經了解了所有已經發生的事情,可是,這些事情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清晰的概念。”

“現在我還不能告訴你,”萬斯點頭,“但是,那只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系統地去分析。盲目的調查已經讓我們暈頭轉向了,就好像我們被現代畫家所說的‘客觀事實’弄糊塗了一樣。我們根本沒有仔細分析過它的抽象意圖,也忽略了它所存在的重大意義。”

“那麽請你告訴我,你會建議我們怎麽著手於這幅布局精巧的圖畫?另外我想說,我們可不可以為這幅圖畫取名為‘族閥主義全盤皆輸’?”我明白,他是為了消除萬斯的論調對他造成的影響,才這樣胡言亂語的。雖然他明白,如果萬斯沒有明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不會這樣長篇大論的;但是,經過這個案子他已經學會了,對事情不要太抱希望否則只會更失望。

萬斯從口袋裏拿出了那些隨身攜帶的紙張,開始回答馬克漢的問題。

“昨天晚上,我按照格林血案發生的時間順序,排列了所有事件的重要細節。也就是說,過去幾個星期以來,我們所思考、調查過的所有片斷都在這張紙上。也許,我還是漏掉了不少細節,但是最基本的元素都在這裏。我想,我所列出的這些問題,已經為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他一邊說著一邊把那些紙張遞給了馬克漢。

“真相就在這些字裏行間裏。如果我們可以集攏這些細節,了解它們的真實含意,找到它們之間的必然聯系,就一定能夠找到兇手。只要我們看出了這些構圖的用意,那麽,我們也就可以清楚地意識到它所透露給我們的信息。”

馬克漢接過那一疊紙,一言不發地仔細研究起來。

我保存了萬斯的這些紙張。事實上,比起我的記錄,這些紙張是最重要,影響也最為深遠的。的確,正是因為它為我們找到了案件的真相,如果不是因為萬斯的這份分析表,這起著名的格林血案,只會成為永遠的謎。

下面就是一字不差的原件重現:

一般性事實

1.格林豪宅的成員之間有著一種彼此仇恨的基調。

2.格林家族的痛苦,主要來源於格林夫人,一個整天抱怨不休的癱瘓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