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死亡符號之二(第4/6頁)

半年前瀞雲市地方政府出於城市規劃的需要,準備將市郊的一個小山包挖平,幾輛鏟土機同時運作,卻挖出大量的陶制方磚,做工極為精細。地方政府連忙通知了省考古隊,考古隊經過勘探,初步判斷地下埋著兩千年前的古墓,考慮到在歷史上南紹地區曾是曼西族的主要生活區域,以及墓門的雕刻風格、制磚工藝等等,又判斷墓主極有可能是曼西貴族。

古墓的墓葬結構龐大,平面呈北鬥七星形狀,古墓的方位與春風時分北鬥七星的天象方位如出一轍。在遠古時期,因為北鬥七星一年四季都在天空中清晰可見,所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裏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不僅以它辨別季節與時辰,而且因為北鬥七星對北極星的守護關系,被認為有神奇的作用,可以保佑蒼生克制罪惡,被廣泛地用在巫術裏。北鬥七星陣又叫天罡北鬥,是巫術○6裏禁咒術的大陣法之一,傳說可以施福錮惡。歷史上的曼西族以巫立國,特別崇拜北鬥七星。

古墓的建築結構嚴實如同堡壘。內外兩層石墻,中間灌有防盜細砂,墻總厚度為40厘米。墓頂由七縱七橫的十四層方磚堆砌而成。另外鋪著松油沙防潮,墓墻外設有水渠排水。正是因為古墓的結構如此堅固,使得它被埋在地下兩千年也沒有絲毫的損毀。令考古學家大感疑惑的是,古墓看起來更像一座地下宮殿而不是貴族墓穴。眾所周知,古時候的中國等級制度非常嚴格,貴族即使是富甲天下、權勢熏天,也不可能逾制為自己建立一個如此規格的墓。

關於墓主人究竟是何等身份,因為古墓裏的文字記錄是古曼西族象形文字,大家也看不出來所以然,只好胡加揣測了。隨著古墓的進一步發掘,大家的目光很快轉移到它所展示出來的古曼西族的璀璨文化。

看到這裏,方離不由得悠然神往,因為曼西古墓的發現十分重大,所以對外公開的資料很有限。方離手頭擁有的,大部分是雷雲山教授發給梁平教授,而後者又轉發給她。梁平教授是民俗民風方面的權威學者,跟雷雲山私交又好,所以總能第一時間得到曼西古墓的資料。像古墓墓門的雕刻畫照片,都未在媒體上公開過。方離打開這個文档,細細地看著。

第一張圖是古墓的大門。古墓沒有墓志銘,墓大門前的地面平整過,鋪著方磚。墓大門位於北鬥七星的鬥柄位置,大門上雕刻著北鬥七星輝映下的起伏山巒,有學者考證這山就是曼西族守護神阿曼西化身而成,也就是現在的瀞雲群山。

第二張圖是前室墓門,門上雕刻著一場豪宴場景,極有可能反映墓主人生前的某個生活場景。

第三圖是主墓門,墓門上雕刻一人手抓雙腳頭埋胯間,這就是神秘的“我會回來”的符號。專家們認為這張圖代表著主人死後靈魂所處的狀態,即被保留在身體裏等待機會重生。

不期然地,方離的腦海裏浮現出鐘東橋死時的姿勢。一模一樣,這絕非是巧合。正出神間,聽到一聲驚呼:“這是什麽圖呀?這麽奇怪。”不知不覺中余曉玲拿著一本書走到身邊,兩眼好奇地盯著電腦屏幕。

“這是曼西古墓裏的墓門雕刻……”方離回過神來,正想給余曉玲解說一番,一眼掃到電腦右下角的時鐘,都12點了,何桔枝怎麽還沒有來?“曉玲,你給桔枝宿舍打個電話吧,看看她是不是生病了?”

“好。”余曉玲放下書本,拿起話筒撥了一串數字,一會兒偏頭看著方離,“方離姐,沒有人接呀?好奇怪呀。”

“你也覺得奇怪?”

“當然了,以前桔枝有事來不了,都會托我跟你說一聲。而且方離姐你也知道,她家裏窮都沒寄生活費給她,全靠她自己做家教、兼職賺的,這裏的工作輕松,她平時都跟我說很喜歡來這裏的。”余曉玲靦腆地笑了笑。

“是呀,我也知道。”心頭的異樣感覺越來越沉甸甸,方離微微沉吟,一按桌子站了起來,“曉玲,我有些擔心,她會不會生病了呢?我們一起去學校看看她吧。”

“行,方離姐。”

當下,兩人離開基金會辦公室,各撐著一把傘,往南浦大學走去。經過燒死的美葉桉樹時,方離忍不住腳步微滯看了幾眼。樹已完全枯死,高處的樹枝零星地掛著幾片黃黃的葉子,與四周萌芽的春色格格不入。

天氣微微轉暖,雨絲落到臉上吮吸著肌膚,一點點的涼意,倒叫人精神一振。余曉玲個矮步伐小,方離不得不數次放慢腳步,待走到南浦大學,比往常要慢了十分鐘。南浦大學有近萬名學生,宿舍群也十分龐大,幸好有余曉玲,東轉西繞將方離帶進了一棟陰暗的宿舍。

“是這裏?”方離看著眼前的寢室編號: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