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3/5頁)

我思索著趙琪的話,說:

“那麽具體到這個案子呢?兇手會不會是這種情況?”

“這個我暫時無法回答,除非我有機會見到這個兇手,而他願意向我敞開心懷,但事實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你得明白,研究之後得出結論,需要具備眾多條件,但截至目前為止,你提供的信息還太少,你只是向我陳述了案件的簡單經過,就像你查案一樣,任何結論都只能建立在對細節進行了仔細推敲,而又做出了符合邏輯的嚴密推理的基礎上。”

我點點頭。說實話,我不知道這個上午的這次談話,是否真的能幫助我接近真相或者找到真相,或許,我只是在迷茫中毫無頭緒地亂找救命稻草而已,但我的確想搞清楚,那些行為之後,兇手的動機是什麽?是什麽原因,可以讓一個人完全泯滅人性?!

我沉思了片刻,仔細考慮了一下措辭,然後說:

“你談到細節,對,細節至關重要。我們在現場發現了一些菊花和馬蹄蓮,據我所知,這些花象征著對死者的悲哀、懷念和追思。這些花意味著什麽?是一種儀式?還是具有什麽其他的特殊含義?”

趙琪一邊思考,一邊說:

“有可能這是一種儀式,一種只屬於行為人的特殊的紀念儀式,行為人以此來紀念某種他很珍視的東西;也有可能……嗯。”

說到這裏,趙琪停了下來,沉吟片刻。

“也有可能,是在表達一種懺悔。”

我很驚訝地看著趙琪。

“懺悔?”

“是的。前面你說過,菊花和馬蹄蓮往往象征著對死者的悲哀、懷念和追思,就如同一個人做了違背本意的事,而這件事對他自身產生了強烈的、沖擊很大的結果,因此,在行為發生之後,行為人會感到懊悔,那麽,在這種時候,行為人就有可能會做一些事情來減輕他內心的愧疚感。當然,在一起殺人案中,損失是無法彌補的,行為人這麽做的原因,很可能是尋求某種心理安慰。”

“愧疚,你是說,一個用殘忍手段多次殺人的兇手,內心會感到愧疚?!”

“當然,人性的復雜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歷史上,很多著名的暴君和劊子手都會在家人或者兒童面前顯現出很溫情、很柔和的一面,正是這個原因。如同人類的其他情感一樣,懺悔也是一種復雜的情感。吸毒的人不會因為後悔就放棄吸毒,也不會因為吸毒所可能帶來的可怕後果而放棄吸毒,那是因為放棄意味著極強的控制能力,這種控制能力往往會被吸毒所帶來的快感所抵消。殺人也一樣,如果殺人會給行為人帶來快感,那麽那種快感本身就可能是行為人追求的目標,他一次次重復這種行為,是希望不斷地重溫這種快感。這並不妨礙他的內心會感到懺悔,只不過,這種懺悔還不足以抵消欲望對他產生的誘惑而已。”

“那麽,你認為行為人的這種懺悔,會使行為人停下來嗎?”

“有可能會,也有可能不會。就像我剛才說過的那樣,某些事情對某些人而言,就如同毒品和賭博一樣,容易成癮。尤其是,當一件事對一個人具有特殊吸引力的時候,他會從中獲得快感和滿足。有了第一次,就會渴望第二次,他會渴望在不斷的重復過程中,不斷和重溫這種快感和滿足。通常情況下,除非外力介入,已經成癮的人是很難主動放棄的。從另一個角度看,就主動性而言,這取決於影響行為人行為選擇的心理因素,還有外界所可能施加於他的心理幹預。但遺憾的是,通常情況下,對於這樣的行為人,外界所能夠施加的影響力都非常有限,就如同一個已經下定決心自殺的人,導致其行為選擇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但觸發最終行為的,往往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點。這一小點,也許是他人一個蔑視的眼神,也可能是突發性的情緒低落,或者情緒失控。他們內心的平衡往往是很脆弱的,只需要一點動力,便會轟然倒塌。”

我正思考著趙琪的話,小圓桌上的鬧鐘忽然響了。

趙琪看了一下鬧鐘,我知道一小時的咨詢時間,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很快過去了,趙琪的下一個咨詢者,應該已經在門外等候了。這種節奏,似乎是一種必須遵守的行業規矩,所以,盡管我還沒有找到答案,但我還是起身,準備離開。

“我預約的下個客戶取消了預約,如果你不累,我們可以繼續一個小時。”

“我不累。”

於是,我又坐了下來。

“希望我的意見會對你有所幫助。不過,之後這一小時的話題,讓我們圍繞你本人展開如何?我希望,你能對你自己寬容一點,這不僅僅只是一個建議而已。”

“好。”

趙琪似乎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