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4/4頁)

“人的內心世界是復雜的,既然他這麽做了,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我說。

我站在這裏,想象著兇手拋屍的過程。

“我們回到剛才那個問題。你認為,兇手是分兩次完成拋屍過程的?我是指,從高速公路的最近點,把屍體運輸到這個灌木叢。”

“也有一次的可能。但我認為兩次的可能性更大。兇手用來裝載屍體的旅行包是那種雙肩背的旅行包,可見他並不打算用手來提。這些被害人都比較豐滿,體重大概在一百一到一百二十五斤之間,如果兇手選擇一次完成,除要具備很好的體力外,他還要同時在肩上背兩個這樣的旅行包。這裏有兩種可能,其中一種可能是一左一右,他兩邊的肩膀一邊一個,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一前一後,無論哪種可能,看起來都有點困難,除了重量之外,還會導致他行動不便,更重要的是,這似乎不符合正常思維方式的行為習慣。所以,我傾向於認為,兇手是分兩次完成拋屍。”

“嗯。”

我點點頭。

“今年冬天還沒有下雪,而這條山溝應該很少有人來,現場勘察足印的結果是什麽?有什麽發現嗎?”

“現場基本能保持原狀,但在這個現場,羊群破壞了現場痕跡。在第二個現場,除了登山者的足印,我們還發現了另外一個人的足印,根據足印,我們推測這個人身高在一米七五至一米八五之間,體重大概八十到九十公斤。當然,是男性。途中,我們在兩個地點發現了幾處很深的足印,我們推測,那是兇手途中休息的地方,他身負重物,坐下來休息的時候,應該卸下背包,然後又背起背包,因此,他停留的地方,留下了較深的足印。這裏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兇手途中休息了兩次,另一種可能是,他分兩次拋屍,途中,分別各休息了一次。但也不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另有其他人,曾經來過這裏,並且短暫停留過。”

“在橋洞裏有什麽發現?”

“橋洞下面的地面不是土質結構的,都是當初修路和修橋的時候遺留的碎石子,所以,什麽也沒有發現。”

“嗯,不論一次還是兩次,背著這麽重的屍體往返於灌木叢和高速公路之間,都無疑需要很好的體力。因此,兇手應該是個體格強壯的人,並且極富耐心。現在,問題的核心仍然是,他為什麽要把一具已經分解的屍體棄置在同一地點?還有,那些花又說明了什麽?”

說完,我蹲下身來,仔細觀察著那片灌木叢。只見灌木叢周圍有很多雜亂的羊蹄印,其中,有一小片灌木和雜草被壓平了,像是一張做工粗糙的羊毛絨毯,緩緩地鋪在地上。我猜測,那正是兇手棄置旅行包的具體位置。而此刻,我很有可能正蹲在一個他曾經站過的地方,他把背包隨手丟棄在這裏,然後,松了一口氣。而他是否會像我一樣,在離開之前,回首一望這個可能也讓他終身難忘的地方呢?!

“追查過花店和箱包市場這條線索嗎?”

“追查過,但沒有任何進展。本市出售這種鮮花和箱包的批發市場和商場有幾百家,每天光顧的客人沒有幾百萬也有幾十萬,在沒有明確信息的情況下,拎出一個嫌疑人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