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棺人完 冥婚新娘vs千年鬼王(第2/3頁)

“我們達成共識了。”容與開口。

晏昭:“嗯?”

容與:“我也恐婚了。”

婚前x行為還是有必要的,不然婚後發現x生活不和諧,那真是人間慘案。

晏昭:“……”

_

容與在這個世界待了三年。

三年時間,他從官居四品榮升官居三品,剩下的仕途,就要交給溫意初自己走下去。氣運之子也需要歷練,他要是直接升到滿級,氣運之子未必能穩得住太高的位置。

朝堂上的事,容與始終不懂,也就不知道晏昭講的那些究竟有多震撼人心。溫意初卻是在魂燈中從頭聽到尾,他能看見晏昭這個魂魄,越是聆聽,越是心驚。

晏昭完全是在用帝王思維治國,不僅給溫意初啟發,更是給仁帝這位年輕官家不少指點。無論溫意初還是仁帝,都發自內心地尊崇晏昭。當然在仁帝眼裏,被他尊敬的人是容與。

在正常世界線裏,溫意初在朝堂上也並不是一帆風順。他十七歲就為官入仕,懂學問,卻不懂人心。他因過於剛正不阿直言不諱而受朝中老狐狸排擠,也因提出的改革變法過於天真挑戰世俗而遭群臣恥笑迫害。仁帝同樣抱負遠大,將溫意初視為心腹,然而年輕的帝王自身尚且根基不穩,並不能護溫意初周全,常常身不由己,諸多無奈。初入朝堂那幾年,溫意初幾度遭構陷,貶謫,無數坎坷……

後來也是在磨難中成長,這對君臣終於找到正確的方向,開創歷史上人人稱道的太平盛世。

史書記載他們在鼎盛之時有多輝煌,鮮少記他們年少輕狂時碰過的釘子。而晏昭便是在充當人師,看似是容與的外掛,實則一字一句都在提點教導仁帝與溫意初,減少他們不必要的彎路,又不會掃平他們所有的障礙,讓人失去磨煉的機會。

溫意初見了地主壓迫百姓的不平事,就義憤填膺想推翻天下地主,這是出於少年一腔熱血。晏昭卻站在更加冷靜客觀的視角,讓他知道,急於冒進的後果,是王朝傾覆。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溫意初著實受益匪淺,他依然沒有改變造福萬民的理念,卻不再執著於不切實際的理想。

他不知晏昭究竟是何人,生前想必也是一代風雲人物。

晏昭的確不凡。皇帝管一朝一國,他掌大千世界,比皇帝還皇帝。

溫意初終其一生都未達成推翻地主階級的成就,卻在其他方面發光發熱,為百姓謀福祉,更開創女子入學的先河,被奉為一個新時代的先驅者。

他桃李滿天下,最初的理想,最終於千百年後,被後人實現。

他是歷史上的明珠,是世界進程裏不可或缺的一環,重要到出現偏差,這個世界都將頃刻間毀滅。

這些都是後話。

當下這三年裏,全國各地都創辦起文道書院,供讀不起書的孩子入學;晟朝多了禁止配陰婚的律法;官家嚴查貪腐,官商勾結,整肅出一片清廉風氣……

世道在慢慢變好。

第三年,容與以思鄉之名回到嶽西鎮,這兒已是大變樣。家家戶戶大豐收,不再饑寒交迫。孩子們在文道書院裏書聲瑯瑯,書院早已不是四面漏風的茅草棚。陰婚在明令禁止下,已經沒有人再敢明目張膽地違反律例。以前的貪官縣令已在嚴查下被革職發落,新上任的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

很多地方都一掃往日的死氣沉沉,散發出勃勃生機。

_

容與知道此行就是與晏昭在這個世界的最後一程。三年將至,他就是想不告別也不成了。

他當然不會思鄉,他回到這裏,只是想和晏昭回到墳墓,舉行完當初那場未完成的婚禮。

說了要成親,這輩子可不能再留遺憾了。

回到嶽西鎮的時候是半夜三更,鎮子裏很安靜,大家都睡了。容與和晏昭直接進入嶽西山深處的墳墓。

也許是三年容與都好好待在身邊,晏昭對成親的抗拒之心不再那麽濃烈。這三年裏他們相處便似尋常夫夫,雖說床笫間容容總是埋怨他太冷了……咳,總之他相信容容不會再離開他。

所以這一次,拜堂十分順利。

“凡人跪天地跪父母跪君王,我不一樣。”容與望著他,下頷微揚,“我不拜天地,不拜高堂,不拜君王,只願和你拜三拜。晏昭,你今日,可答應與我成親了?”

晏昭說:“好。”

於是他們對拜三次,合巹同牢。

進的依然是當初那間喜房。

容與從枕頭底下翻出那只裝著結發青絲的荷包,看了半晌:“正好,結發這一步省了。”

晏昭不贊同道:“成親的步驟怎麽能省。”

“這兒少一步,我再多一步。”容與執起晏昭的手,望著他無名指上的真金戒指,拿出自己上個世界帶走的那枚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