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國有國法,道有道規(第2/11頁)

這具屍體的模樣實在惡心,連見慣了各種死屍的張明泉,也不禁露出了一絲厭惡的神色。

但張明泉的神色立馬就緊張了起來。他拉扯朱聖聽的衣襟,指了指骸骨的右手。骸骨的右手沒有掌骨,齊腕而斷,可見生前閻老頭是沒有右掌的。張明泉驚訝不已,因為他發現骸骨的頭發也只有齊肩那麽長。在目測了骸骨的寬度和身長後,張明泉有些害怕了。因為這所有的特征,和他在義莊裏見到的蒙臉人,竟然完全吻合。閻老頭是個老人,當日那蒙臉人的嗓音也有點老,在年紀上也能對上。

鄉親們說,閻老頭來村裏有二十多年了,他來的時候,右手就是斷了的。

張明泉忍著惡臭,檢查了骸骨右腕骨的斷口。果然,骨頭的斷裂面光滑平整,顯然已經斷了多年,如果是新斷的,斷口肯定很粗糙。躺在棺材裏的,的的確確是閻老頭本人,而且極有可能就是一個月前出現在義莊威脅他的蒙臉人。

在張明泉詢問村民的同時,胡客的注意力卻落在了骸骨的頭部。

頭骨下壓著一個木枕,四周都是或蠕動或躥行的爬蟲,唯獨木枕的附近幹幹凈凈,一只蟲也沒有。胡客不顧肮臟和惡心,從頭骨下抽出了這個濕漉漉黏糊糊的木枕。

村民們紛紛退開腳步,唯恐染上死人東西的晦氣。有人說:“那是閻老頭的枕頭,他說死後一定要枕著去投胎,我們就給他埋了進……”說話的人還沒說完,忽然看見胡客把木枕湊近鼻子去聞,頓時,一股反胃之感油然而起,後面一個“去”字便再也說不出來。

在濃烈的腐臭味中,胡客嗅到了一股淡淡的草藥氣味。這木枕多半曾浸泡過某種藥水,所以才沒有蛀蟲,屍體上寄生的蟲子也不敢爬近。胡客掂量了一下木枕的重量,吩咐說:“葬他回去。”

朱聖聽忙招呼周圍人動手,把棺材照原樣葬回墳坑,把墓封好。

忙完後,朱聖聽打算再次向胡客邀功,只求能多掙些表現,換回身家性命。可他一回頭,臉上的笑容就僵住了。

剛才還站在身後的胡客,眨眼間,卻已如風般不知去向。

霧殺

離開五塘鋪後,胡客將木枕打開了。果然如他所料,這木枕是一個偽裝得極好的木盒子。他在墳墓旁掂量時就已經猜到了。這個木盒,正是閻老頭希望他的墳墓被人挖開的目的,也正是木盒浸泡藥水,以防止被蟲蛀的原因。

木盒裏裝有一塊白色的綾絹。在綾絹上,繪制了一幅很細致的建築圖。

在這幅標注了玉皇殿、山房、過道、院落、廂居的圖上,有一個醒目的朱砂紅點標記在左上部分。圖的右側,注有三字:無涯觀。

無涯觀建在霧寒山上,這一點胡客是知道的。閻老頭的意思已經很明了,就是要得到地圖之人西行七十余裏,去霧寒山的無涯觀,尋找圖中標記了朱砂紅點的地方。

到目前為止,一個威逼了張明泉後就死去的老人,一首以藏頭格寫成的打油詩,一只棺材裏墊死人腦袋的木枕盒子,以及一幅指向霧寒山無涯觀的地圖,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變得玄妙了起來。

胡客不知道在無涯觀等待他的究竟是一盤怎樣的局。興許只是一個無聊的玩笑,抑或是一個致命的陷阱。但他還是去了,沒有任何猶豫。他別無選擇。蕓蕓眾生,人海茫茫,如果不按閻老頭的指示行事,要想找到胡啟立一家人,無異於大海撈針。

為了“六斷戒”,他必須找到胡啟立,所以他沒有一時半刻的停歇。在第二天的一大早,他就趕到了霧寒山的腳下。

早春的霧寒山靜謐而安詳,如一個晨眠夢深的老人。好些起早的道教信徒,沿前人開鑿的山道,往半山腰的無涯觀行去。這幾年天下不太平,天災人禍一波接著一波,很多人都因此去求神拜佛,祈求平安,而拜神仙要趕早,俗話說得好,早拜早有福。胡客隨在這些信徒中,穿了一身不易惹人注目的粗布麻衣,走進了無涯觀,在指引道士的引領下,進入拜神仙的玉皇殿。信徒們在玉皇大帝塑像前的蒲團上跪下,滿臉虔誠地伏拜。胡客在跪拜的同時,卻在偷偷地觀察四周的出口和路徑。他打算趁起身離開時,用最快的動作閃入殿後。他早就記熟了地圖,只要進入無涯觀後部的山房區,就能準確無誤地找到朱砂點的所在。

然而他剛站起身,還未來得及行動,殿後就傳來了足以驚醒雲霄上眾神仙的呼喊聲。有人在喊“死了,死了”,那是驚恐到極致的大叫,雖隔了些距離,仍然聽得清晰無比。

玉皇殿裏主持拜仙儀式的幾個道士慌慌張張地跑過去了。信徒們也慌慌張張地跑過去了,只為一睹究竟,看看到底死了什麽,同時也觀摩一下無涯觀到底有多大,換在平時,觀內的山房區是杜絕參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