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算沙的來歷

兩萬三千五百十三進,四萬一千兩百零三出

劉基就是後世被人提起過無數次,和三國時期與諸葛亮比肩的劉伯溫。其實《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就是陳友諒麾下的一個門客,他寫《三國演義》偏離了正史《三國志》很多,而這些偏離的內容,很大一部分,就是他耳聞目睹陳友諒和朱元璋還有張士誠之間的戰鬥,並且把這些事件發揮成故事,寫進了小說。

諸葛亮的任務原型,和一些事跡的來源,其實就是劉伯溫,但是也很有可能是席應真。因為畢竟羅貫中跟席應真更接近一些。

現在來說說為什麽席應真和劉伯溫相互齟齬。

理由當然很簡單,兩個人都是當時不世出的術士高手,當然要決一高下。

劉伯溫從小自學成才,秉承了宋朝的陳摶和周敦頤,以及後期朱熹的學說。劉伯溫是個非常聰明的人,融會貫通了道家和儒家理學的精髓,成就了一代術士宗師。而席應真的身份師承不明,史書記載的很少,也不僅僅是成王敗寇的原因。而是席應真的師門——詭道,從古至今都很隱秘。

兩人當時各為其主,相互爭鬥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都想得到一本《恒河數沙》的冊子。

《恒河數沙》這冊子,其實也是有來歷的,公元前古希臘就有了,明確記載是阿基米德所著。這個冊子一直沒有翻譯到中國來,一直在歐洲和中亞流傳,也不是什麽太有名的學說,和阿基米德其他的成就來說,非常邊緣化,幾乎沒人關注。

但是這個冊子在元朝時期,蒙古軍隊,占領中亞和東歐,很多中亞的色目人到了中原,這個冊子的手抄本也慢慢在民間流傳過來。

官方對這個冊子根本就不在意,因為對於當時的社會環境來說,這個東西完全沒有用處。

現在說說《恒河數沙》到底說的什麽。

古代人的數學其實並不發達,其中有個難題就是,如何顯示大數目。打個比方,中國的文言文,就喜歡用“三”、“數”來形容數目的龐大,就是說有很大的數目,然後發明了千萬億這些數目的概念,但是更高的數目呢,兆,億兆,兆兆,這些數目也書寫出來,但是不能用於計算。

古代的西方也是一樣的難題。但是《恒河數沙》就提出了一個相對精準的表達大數字的方式。

現在社會都覺得沒什麽,但是在古代這是一個很艱難的事情。

並且《恒河數沙》並不僅僅是一個數學方面的課題,其中提倡了一個概念,那就是能夠計算出世界上所有的沙礫。

這個就和神秘主義有關系了,所以在元末時期,這個冊子引起了中國很多術士的窺覷,因為中國的道教,對算術有著系統的認知,並且運用於法術之上。

當時席應真和劉伯溫都對《恒河數沙》這個冊子的手抄本無比的向往,但是這個冊子落到了席應真的手中,可惜的是,席應真也無法根據這個冊子找到合適的算術,提升自己的法術。反而因為這個事情,遭到了劉伯溫的打擊。

不過席應真有個徒弟,叫姚廣孝,也就是靖難之役的第一功臣。席應真在陳友諒被朱元璋打敗喪命之後,也不知下落。

但是可以證實的是,《恒河數沙》這個冊子,肯定落在了道衍的手上。因為道衍在幾十年後,給詭道加入了一個最厲害的算術,現在大家都知道了,這個算術,就是算沙!

這就是申德旭為什麽對算沙如此震驚的原因,因為道教的內部記載,當初掌握算沙的道衍,神通廣大,其他的以後再說,但是他在亂軍中,能夠一眼就能分辨出敵方有多少軍士。當時無數的術士在道衍面前印證,都發現道衍的確是有著超乎常人的天賦。

道衍不需要任何器具,就能看出一棵樹上有多少葉片,一個鹽罐裏有多少鹽粒,甚至能夠掌控軍糧的數量,精確到兩。

擁有這種本領的人,給永樂帝作為軍師,而朱允炆身邊已經沒有任何可用的術士,劉伯溫也早早的死掉,所以朱棣打不贏朱允炆才怪。

這就是詭道算術——算沙的來歷。但是道衍之後,詭道再也沒有人能夠學會算沙,算沙這個真實存在,但又不能接觸的算術,就一直在術士中流傳。

當王鯤鵬對申德旭說有人能算沙,並且和王鯤鵬是兄弟的時候,申德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這句話是王鯤鵬所說,也絕對不是王鯤鵬在吹牛逼。

“我能拜訪那個人嗎?”申德旭謹慎的問王鯤鵬。

王鯤鵬指著黃坤說:“見那個人不難,但是要把那個人給請出來,還真要落在黃家人的身上。”

黃坤攤攤手,表示不明白。

“那人已經完全不願意參與任何跟道教門派有關的事情了。”王鯤鵬說,“但是我們詭道和黃家有個約定,就是我們這一輩詭道傳人,一定要收一個黃家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