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31個孩子(第4/8頁)

有時候,他很羨慕自己的弟弟。弟弟比他晚出生四年,卻和他截然不同。仿佛是上天將他所缺少的全部都給了弟弟,蕭朗從小能蹦會跳,調皮搗蛋,有使不完的力氣,耗不光的精神,就連嗅覺、聽覺、視覺都比一般人靈敏。如果蕭朗要當警察,比自己所走的路或許要順暢很多,但偏偏他不想。不管是叛逆也好,興趣不夠也好,蕭朗一直拒絕父親的建議和安排。一年前他填報大學志願,不管是第一第二還是第三志願,一個警校的影子都沒有,瞎填了一氣,最後上了考古系。為了這事,父親整整一年都沒有跟蕭朗說話。

蕭望苦澀地想,如果自己擁有弟弟那樣的身體,或許事情又會不一樣吧。

大學最後幾個月,蕭望被分配到了大學城派出所裏實習,負責信息采集,管理卷宗,連辦案都沒有參與。在學校時候的滿腔熱血,被這幾個月的實習澆得透心涼。

好在七月份是實習期最後的一個月。也就是說,再過十八天,他就可以把肩膀上的一拐(學員)變成兩拐(見習警察)了;再過一年,兩拐就變成一毛一(三級警司)了。更重要的是,實習期一結束,他這個刑警學院的高材生,應該就不會被困在派出所裏整理資料了。他需要的是進入刑警隊,他需要的是證明自己。這個幼兒偷盜案,或許就是一次轉機。

夜幕已經不知不覺降臨了,蕭望看見窗戶被院內的警燈閃爍得紅藍相間,知道又有警情了。他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使勁地搓了搓手,然後打開辦案協同系統,慢慢地瀏覽著這起案件的來龍去脈。

2

趙健夫婦以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的鄰居老師們,都被叫到了派出所,每個人都做了筆錄。加在一起,有二十幾份。蕭望擡腕看看表,一份一份地開始看了起來。

趙健夫婦在學校很有名氣,準確地說,在整個南安市甚至全省都是小有名氣。李曉紅到現在仍然保持著省運會1000米長跑的紀錄,也多次在省運會各類長跑運動中獲得金牌。而趙健雖然是球類項目老師,但他最擅長的還是足球。他曾經入選過國家隊,後來因為總是遭受辱罵而毅然退隊。

兩人結婚四年,誕下了這個可愛的兒子。

鄰居反映,這個孩子長得非常可愛,而且繼承了兩人的優良傳統,從小就看出他在體育方面天賦異稟。

趙健夫婦的家在學校家屬區中央的一棟六層樓房的一樓,後門有個院子,前面則正對家屬區主幹道。從蕭望看過的那些案例中,他總結了一個規律,流竄作案的案犯,通常會選擇位於密集住宅區的邊緣進行作案。因為邊緣區域得手後容易逃脫,大大減少了進入和離開的路程。然而,這一起案件的現場,雖然處在一樓,容易被盜,但是整體位置卻是處於小區的正中間。雖然毗鄰主幹道,但是仍不足以用流竄作案來解釋。

本地作案就更不可能了,盜竊可以本地作案,哪有偷小孩也是本地作案的?

蕭望發現的問題遠遠還不止這些。

現場門鎖沒有任何毀壞的跡象,但是從趙健夫婦的描述看,案犯是從大門進出的。那麽,這個案犯就不符合生活窘迫、利用販賣孩子來牟利的特征。擁有這麽高超的開鎖能力,即便是開個鎖鑰店,也比頂著天大的風險賣孩子賺得多。

利用派出所的便利,蕭望查閱了體育學院家屬區的戶籍人員狀況。這個小區的住戶主要是學校老師,也有學校老師分配到福利房後,將產權賣出的個別情況。小區共有73戶,按每戶三人計算,也就兩百多人的小區。這個小區裏,0~5歲的孩童有十幾個,為什麽案犯選中的是趙健家?因為他們小有名氣?偷孩子和小有名氣有什麽關系?不會有哪個買家因為孩子的父母小有名氣而出高價。

現場勘查得出的結論,更是讓蕭望不解。現場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痕跡物證,案犯甚至穿了嶄新的鞋子逃避警方發現其磨損特征、戴著手套完成全部作案過程。可見,這是一個有著豐富作案經驗和反偵查能力的案犯。

技術中隊的同事也發現了趙健家大門貓兒眼破損的情況,但僅僅是做了記錄,而並沒有深入分析。“閱”歷豐富的蕭望,則輕而易舉地知道,這是一種利用貓兒眼作為工具入口,從內打開房門的技術開鎖手段。

這是一個可怕的對手,不給警方留下任何線索。這樣大搖大擺入室偷盜小孩,是因為他對自己的作案有著充分的信心。當然,根據趙健夫婦的描述,他對自己的身體素質也充滿了信心,因為他完全具備逃離的條件。

這些疑點不說,就案件性質來講,也是疑點重重。拐賣兒童行為,並不少見。雖然近些年來,公安部門加大力度打擊這一惡劣的犯罪行為,但還是時有發生。而且這類案件偵辦難度非常大,所以破案率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