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篇 秘閣案 第六章 秘閣

弈棋布置,務守綱格。

——《棋經》

張用和劉、楊兩個殿頭官坐著那輛廂車來到皇城。

車停在了東華門外,三人下了車,來到左邊側門,兩個殿頭官向禁衛出示腰牌,只說禁中有修繕事宜宣召張用。張用之前便來過數回,禁衛也認得,沒有多言,便點頭放他進入。進了門,迎面一座巍然門樓,是左承天祥符門,門內一條寬闊大道,直貫東西,將皇城分為南北二區。北面是後宮,南面是禦殿及三省、樞密等諸司,兩邊皆以丹粉高墻屏障,禁中買賣物貨均在東華門外,因此大道兩側紫衣內侍往來不斷。

三人沿著路邊紅墻行了一段,左側出現一座黑漆朱額大門,是左銀台門,門口也有禁衛把守。楊殿頭朝那幾個禁衛只略揚了揚手,便引著劉鶴和張用走了進去。裏頭一條南北直道,青石鋪地,兩邊仍是丹粉高墻,不見一個人影,頓時顯得空寂肅然。三人沿著路右側向南行去,腳步聲異常響。這裏張用來的次數最多,知道右邊朱墻內分成南北兩院,北邊是銀台司,南邊則是秘閣。

秘閣的院門在正南邊,沿著直道走到底,再右拐。門口立著四個佩刀禁衛,楊殿頭這回徑直走了進去,張用和劉鶴跟在他身後,裏頭一個四方庭院,正面是高大廳堂,兩邊各一排廂房。庭中種了兩棵古柏,碧葉正鮮。四下裏十分寧靜,滿院古雅沉寂。一個綠錦官袍、黑紗襆頭的官員迎了出來,張用知道是秘閣監。楊殿頭不等他開口,輕聲說了句:“樓上閣子轉輪有些澀了,我喚了張作頭去查看查看,沒有其他事。黃大人只管去忙公事,不必相陪。”那位秘閣監點了點頭,拱手一揖:“楊殿頭請自便。”

楊殿頭引著張用、劉鶴穿過前廳,沿著中庭側廊走向後院,沿途兩邊都是書庫。自太宗皇帝登基以來,廣收天下圖書、字畫、文物,收藏於昭文館、集賢院、史館中。後因圖書典籍過多,三館已不夠用,又精選典籍文物珍品,藏於秘閣。這些書庫雖都上了鎖,仍散出一陣陣書墨幽古之氣。

後院用墻隔開,開了一道黑漆木門,門口又有兩個佩刀禁衛看守,見到楊殿頭,兩人一起躬身低首。楊殿頭視若不見,大步走了進去。張用和劉鶴並肩跟上,進了那門,迎頭便見秘閣藏書樓赫然矗立於院子正北,內諸司房舍中,此樓最宏壯。

這樓五年前才翻修,由樓癡李度督造,彩畫則是史大雅、何飛龍、典如磋等名匠合力繪就,型格宏峻,彩繪精雅。張用走到樓門前,擡頭望向門額,中間是太宗禦賜飛白書“秘閣”二字,左右兩側則各繪一條青龍,何飛龍當年漏畫的龍睛早已由史大雅補上。那兩條龍怒瞪著張用,張用瞪了回去,心裏暗罵:你個有眼無珠、虛張聲勢的醜長蟲。

楊殿頭見到,有些納悶。張用朝他擠了擠眼,做了個怪相。楊殿頭不知該如何應對,移開眼,擡手說了聲“請”,隨即引著張用、劉鶴邁過高檻,進到樓廳中。樓廳中間一根直徑一丈的朱漆圓柱,兩邊各有四排黑漆書案,十來個文吏分別坐在案邊,各執毛筆,在書冊上記寫。後面靠墻立著一大排黑漆木櫃,幾個文吏在架子前整理書冊簿記。樓廳兩側各有四扇門,都是書庫,全都鎖著。

門後靠墻則各有一道木梯,通向二樓。楊殿頭朝左案邊一個年輕瘦文吏喚了聲“樓上開門”。那個文吏忙站起身,快步過來,朝楊殿頭躬身一禮,而後從樓梯旁一個小銅架上取過一支雕花細銅管和一根發燭,急忙上了左邊的樓梯,腰間一串鑰匙不住碰響。楊殿頭引著張用、劉鶴一起上到二樓,眼前頓時豁朗,一帶欄杆,一道長廊,憑欄而望,幾十座皇城大殿盡在眼前,長天闊碧,殿宇耀金。

那個文吏從腰間選出一把鑰匙,打開了二樓正門,而後躬身侍立門側。三人進了門,廳內十分闊敞,左右兩邊整齊擺了兩排黑漆桌凳,桌上皆有文房四寶和銅燭台,是供文吏抄錄典籍。正中靠裏墻有一間正方秘庫,無窗,只有一道雲紋銅門,一把雕龍大銅鎖鎖著。

那個文吏走到門後一只黑漆櫃子邊,上頭有幾支銅燭台。他拔開將才拿的細銅管的蓋子,將發燭伸進去,裏頭藏有火種,迅即燃著發燭,點亮了一支蠟燭,而後躬身將燭台遞了過來,張用順手接過。楊殿頭則從懷裏掏出一把銅鑰匙,那鑰匙用青綠彩絡細繩掛在脖頸上。他沒有取下鑰匙,只微彎下腰,將鑰匙插進銅鎖,打開鎖頭,拉開了銅門,隨後又說了聲“請”,三人一起走進那秘庫。

庫中十分幽暗,中間立著一根巨大圓柱,是秘櫃,柱上用銅條分隔出一列列方格暗屜,都掛著雕龍小銅鎖,裏頭藏放珍本古籍字畫,周圍墻壁及天花都用銅皮包了一層。地上木板也與別處不同,中間是一個大圓盤,環繞著圓櫃。楊殿頭往左邊走去,腳底下的圓盤隨之轉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