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2008年3月11日 嫌疑人(第2/11頁)

“我爸說,他很不希望我跟陸勁在一起,但我是成年人了,這既然是我的選擇,他會尊重我。他還說,陸勁告訴了他一些事,讓他很意外,所以,他暫時不會報警,他得好好想想。”她回想著父親電話裏的語調,“我爸好像受了打擊,他心情不好,我聽得出來,不過,我覺得這是可以理解的,他失敗了,他沒能把我從陸勁身邊拉開。”

“陸勁跟他說了一些事,讓他覺得很意外。那會是什麽事?會不會跟鐘喬有關?”簡東平沉吟。

“我覺得應該是的,我晚上回去問問陸勁就知道了。”

“他會跟你說嗎?”

“他當然會跟我說。我是他傳奇人生中的紅顏知己,他不跟我說,還能跟誰說啊?”她笑著舀了一口海鮮飯送到嘴裏,心想,也許過幾天等他狀態好了,我還能成為他孩子的母親呢!最好生個兒子,跟他長得很像,還跟他一樣聰明,又有藝術氣質,到時候好好培養他。告訴他,你爸其實有個跟他長得一模一樣的孿生兄弟,真正犯罪的是他,但警察不知道他的存在,所以才抓了你爸當替罪羊,其實你爸是被冤枉的。雖然這個謊撒得有點大,但為了孩子的成長,誰能說她做得不對呢?

“喂,元元,你想什麽呢?”簡東平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她走神了。

“沒什麽。”她笑了笑,覺得也是時候該切入正題了,於是她又往嘴裏送了一口海鮮飯,然後說,“James,我今天已經給那10個人打過電話了。”

簡東平馬上精神一振。

“對,你上次說過,你說兇手很可能是公安系統的人,你的嘉賓中有10個。你不是說給他們做調查表的嗎?怎麽又改成打電話了?”

“因為前幾天,我接到一個要求我接受調查的廣告電話,我發現當你拿到一張文字形式的調查表的時候,會花更多的時間想答案。而相同的選擇題,當你在電話裏聽到時,情況就不同,接受調查的人,都往往急於掛電話,所以他們根本不會去細想對方為什麽這麽問,所以用電話做調查,我覺得可以得到更真實的答案。我不想讓他們有更多時間考慮問題背後的意圖。”她放下了海鮮飯。

“有點道理,”簡東平表示同意,又問道,“你是怎麽調查的?”

“喂,你好,我是廣播電台《疑案迷蹤》節目的主持人秋河,我們現在想對參加過節目的嘉賓作一次簡短的電話訪問,不會耽誤您很長時間的。……這就是我的開場白。”她很為此得意,想到了那幾個人不同的反應,她就想笑,“其實我只想知道,他們中誰曾經接觸過死囚,誰有機會知道囚犯物品的去向,誰知道陸勁的案子?誰曾經接觸過陸勁?我把我想知道的,全部穿插在12道選擇題裏,然後就一個個問他們。知道嗎?我還給他們準備了禮品呢。”

“是什麽?”

“沙宣洗發水,怎麽樣?”

“哈哈,不錯。以後你就可以借著送禮品,去跟你的嫌疑人聊天了。”

“那叫回訪。”她糾正道。

“好吧,有什麽收獲?10個人中,有幾個值得懷疑?”簡東平很感興趣。

“一共有4個,其中一個還跟你昨天談到的護士是同一個人呢。”

“容麗?容麗曾經參加過你們的節目?”簡東平很吃驚。

“對,第5期,她是小菲請來的嘉賓,也是她做的節目,那段時間,我們台裏派我出去學習了,所以我不知道有她。”她從包裏拿出她的黑皮封面備忘錄,翻到了她想找的那一頁說,“她是監獄對口那家醫院的外科住院部護士長,現年46歲。她人好像不錯,挺和氣的,也很健談,我已經跟她約好明天見面了。”

“噢,效率真高。另外幾個是誰?”簡東平吃了一口煎鮭魚。

“第二個是李亞安,40歲,唐山縣精神病院的院長,他是個犯罪心理專家,曾經受警方的邀請多次到監獄跟犯人談心。根據調查表,他在監獄跟陸勁見過面,他沒否認,還說,‘不少囚犯都有迄待解決的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幹預的話,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這是他的原話,我都抄下來了。因為他馬上要去開會,所以我們沒有多談。”

“下一個呢?”

“第三個是宋正義,也是40歲,他是個外科醫生,是容麗的同事,好像就是經容麗的介紹,他才來參加那次節目的,我問過小菲了,據說他是個不太合作的嘉賓,說話有點陰陽怪氣的。他承認自己給陸勁看過病。”她說到這裏,心裏又難過起來,給宋正義打電話時,對方很冷淡地告訴她,他曾經多次到監獄給因為各種原因受傷的囚犯看病,死囚陸勁也在其中。她當時忍不住問,他是個連環殺人犯,別的囚犯也敢碰他?宋正義聽了她的話後在電話那頭格格笑起來,他說,“如果你看到他的樣子,你就知道,他在那裏,什麽都不是。”這句話讓她的心痛了半天,她又想了“踢”這個字,想到這個字,她都不敢詳細打聽他受了哪些傷了,她知道他一定有過一些相當難熬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