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的人(第3/3頁)

他繼續走著,人越來越少,他又變得躊躇不安。他緊跟著十多個狂歡暴飲的人走了一會兒;但這些人一個個散去,最後,走到僻靜、狹窄而黑暗的巷子裏時只剩下三個人。他停了一會,好像在沉思什麽;然後,又萬分焦燥不安地迅速走上一條通往城邊的路,這條路通向與剛走過的路迥然不同的地區。這是倫敦最糟糕的地方,這裏的每樣東西都使人聯想到如洗的貧困和多端的罪惡。趁著一盞意外出現的微弱光線,我看見一幢高大、陳舊、蟲蛀了的木屋搖搖欲墜,看不出有什麽過道。鋪路的石子亂堆著,沒有放在叢生雜草的路床上。肮臟不堪的穢物堆積在攔起來的路溝裏,一派荒涼頹敗的景象。前面出現人的喧鬧聲,當我們走近時,只見倫敦的一大群縱情者在來回搖擺。老人立刻來了情緒,就像即將熄滅的燈一樣。他又開始腳下生風地大踏步前進。在一個轉彎處,突然,一道強光直射我們的眼睛。我們站在了城郊的放縱寺——魔鬼・金的一個宮殿。

天快亮了。幾個可憐的醉鬼還在炫目的寺門口擠進擠出。老人欣喜地尖叫一聲,被迫為他們讓路,然後又恢復了他最初的模樣,在人群中一前一後漫無目的地大踏步地走,但好景不長,寺門的守衛示意要關門了。這下,這個讓我堅持不懈地監視的怪人大失所望。但他並沒有半途而廢,而是瘋狂地踩著以前的腳印,向宏偉的倫敦中心走去。他箭也似地跑,我在後面驚愕不已地跟著,堅決不放棄這位讓我饒有興味、全神貫注地監視的人。迎著早晨的陽光,我們再次到達人口稠密的城市商業中心D——賓館街,出現在眼前的喧鬧和繁忙絕對不比昨夜遜色。我繼續在混亂驟增的人群中跟蹤這位老人。而他仍和昨夜一樣,來來回回地走,整個白天他沒有錯過街頭的喧嚷。當第二個黃昏來臨時,我已精疲力竭,一動不動地站在這位漫遊者的跟前,堅定地凝視著他的臉。他還是沒有注意到我,仍嚴肅地走他的路。我沒有再跟他走下去,相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這個老人,”我最後說道:“他是罪孽深重的天才。他不甘寂寞。他是人群中的人。跟著他簡直是白費力氣;我既不能了解他,更無法理解他的行為。世上最糟的就是比《靈魂的小花園》更大的書,也許這就是上帝的大慈大悲。‘不允許自己被人閱讀。’”

鄧英傑 譯

[1]讓·德·拉布呂耶爾(1645—1696),法國道德家,諷刺作家。——譯者注 [2]萊布尼茨(1646—1716),德國哲學家、著述家、數學家。——譯者注 [3]高爾吉亞(前483—前375),希臘哲學家。——譯者注。 [4]原文為法文。——譯者注 [5]盧西恩(117—約180),希臘諷刺作家、修辭學家。——譯者注 [6]德爾圖良(約160—230),迦太基神學家。——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