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生活片斷(第3/3頁)

“他來了!”有人在樓梯間說。

“他來了!”有人在上面一點的地方說。

“他來了!”有人在更上面一些的地方說。

“他來了!”公爵夫人喊道——“他來了,這可愛的小家夥!”——同時她緊緊地抓住我的兩只手,在我鼻子上吻了三次。

這立即使我產生一陣顯著的激動。

“魔鬼!”卡普裏科努蒂伯爵說。

“遭千雷劈的!”格蘭努伊萊公爵喊道。

“惡魔!布拉登納夫選帝侯嗥叫道。

這是無法忍受的。我生氣了,沖著布拉登納夫發起脾氣來。

“喂,老兄,”我說,“你是一只狒狒。”

“喂,老兄,”他在停頓了片列之後回我說,“你要遭雷擊呢。”

這就是我所期望得到的一切。我們交換了名片。第二天上午,在白堊場,我打掉了他的鼻子——然後我就去拜訪我的朋友們。

“愚蠢!”第一個說。

“傻瓜!”第二個說。

“笨蛋!”第三個說。

“蠢驢!”第四個說。

“笨伯!”第五個說。

“蠢寶!”第六個說。

“滾開!”第七個說。

所有這些都使我感到屈辱。因此我便去拜訪我父親。

“父親,”我說,“我生活的主要目的是什麽?”

“我的兒,”他回答說,“那仍然還是研究疾病分類學;但是,打掉選帝侯的鼻子你卻做得太過分了。你有一個好鼻子,這是實在的;但布拉登納夫卻沒有鼻子了。你挨詛咒,他卻成了那天的英雄。就算你對,在法姆——法奇,一位名人的偉大是與其鼻子的大小成比例的——可是,天哪!沒有人會去跟一位根本沒有大鼻子的名人去對抗呀。”

唐蔭蓀 譯

[1]霍爾主教,即約瑟夫·霍爾(1574—1656),英國聖公會主教,道德哲學家,著名諷刺作家。——譯者注 [2]朱尼厄斯實際上是個化名。18世紀60—70年代,英國的《公共廣告報》上發表一系列信件,辛辣諷刺和抨擊當時的權貴,作者匿名,只用“朱尼厄斯”這個化名。這些信件在1772年被編為一輯,以《朱尼厄斯信件》的書名出版。——譯者注 [3]波菲利(約234—約305),古羅馬時期出生於希臘的新柏拉圖義哲學家。——譯者注 [4]揚布利科斯(約250—約330),新柏拉圖主義哲學學派的重要人物,該學派敘利亞分支的創始人。——譯者注 [5]普羅提諾(約205—約270),一譯“柏羅丁”,公元三世紀希臘大哲學家,新柏拉圖主義學派的重要代表(一說為創始人)。——譯者注 [6]普羅克洛斯(約410—485),公元五世紀希臘重要哲學家,曾擔任柏拉圖學園主持人。——譯者注 [7]馬克西穆斯(?一370),新柏拉圖主義哲學家、巫師。——譯者注 [8]杜爾哥(1727—1781),法國經濟學家、重農學派主要代表之一。——譯者注 [9]普賴斯(1723—1791),英國道德哲學家、財政專家。——譯者注 [10]普裏斯特利(1733—1804),英國教士、政論家、教育家、科學家、他大大推動了18世紀的自由思想和實驗科學。——譯者注 [11]孔多塞(1743—1794),法國數學家、革命家、哲學家,他的關於人類能夠無限地完善自己的進步觀念,對19世紀的哲學和社會學有極大影響。——譯者注 [12]10斯塔爾夫人(1766—1817),法國女作家、文藝理論家。她和拜倫有深厚的友誼。她的文學成就主要在浪漫主義的文學理論。1796年發表的《論激情對個人與民族幸福的影響》,是歐洲浪漫主義重要文獻之一。——譯者注 [13]優西比烏斯(?—約340),公元4世紀基督教主教、教會史著述家。——譯者注 [14]阿裏烏(250—336),利比亞人,埃及亞歷山大裏亞基督教司鐸,在神學上倡導阿裏烏主義,認為基督是受造的,有限的,沒有真正的神性,強調只有上帝才是絕對獨一至善。這種理論被早期教會宣布為異端。——譯者注 [15]尼西亞會議,這裏是指公元325年在古代尼西亞城,今土耳其境內的伊茲尼克)舉行的第一次普世會議,會議譴責了阿裏烏主義,強調聖子(耶酥基督)與聖父(上帝)絕對平等,即所謂“本體同一”。——譯者注 [16]牛津運動,19世紀英國基督教聖公會內部以牛津大學為中心興起的運動。運動旨在反對聖公會內的新教傾向,恢復天主教思想和慣例。——譯者注 [17]三位一體,基督教教義之一,謂上帝本體為一,但又包含為聖父(上帝)、聖子(耶穌基督)、聖靈三個“位格”,三者己結合於同一“本體”。——譯者注 [18]本體同一:參閱注③“尼西亞會議”。——譯者注 [19]本體相類論,公元4世紀基督教會中以阿卡西烏斯主教為首的一派提出的另一種形式的阿裏烏主義,認為聖子與聖父並不同體,但相似;他們反對“本體同一”教義。後來與阿裏烏主義同遭譴責。——譯者注 [20]卡拉瓦喬(1573—1610),意大利早期巴羅克畫家,作品富有真實性,童年生活悲慘,11歲淪為孤兒。——譯者注 [21]提香(1477/90—1576),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期威尼斯派畫家,在世界藝術中占有崇高地位,他筆下女性的柔美和男子的雄健,以及對繪畫中色彩的創新和發展,都使他成為難以超越的典範。——譯者注 [22]魯本斯(1577—1640),西方藝術史上的著名人物之一,佛蘭德著名畫家,他曾將歐洲藝術發展到一個新高峰。——譯者注 [23]揚·斯滕(約1626—1679),荷蘭畫家,所作日常生活情景畫僅次於倫勃朗和哈爾斯。——譯者注 [24]埃斯庫羅斯(約前525—前456),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之一,被稱為“悲劇之父”。(另外兩大悲劇作家為索福克勒斯和歐裏庇得斯)。——譯者注 [25]伊塞奧斯(約前420—前350),雅典職業演講稿撰稿人,遺囑法專家。——譯者注 [26]呂西阿斯(約前445—前380),希臘職業演講詞寫作家。——譯者注 [27]泰奧弗拉斯托斯(約前372—前287),古希臘逍遙學派哲學家,亞裏斯多德的學生。——譯者注 [28]阿波羅尼奧斯(約前262—前190),古希臘數學家,當時以大方幾何學家聞名,其專著《圓錐曲線》是古代科學巨著之一。——譯者注 [29]平達(約前518—前438),古希臘抒情詩人,以寫合唱頌歌著稱。歐洲文學中的平達體頌歌即因他而得名。——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