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第2/3頁)

  趙勝來到秦國後,秦昭襄王熱忱款待,酒酣之時,又提起魏齊一事。趙勝道:“人們富貴時交朋友,是為了貧賤之時;富足時交朋友,則是為了貧窮之時。魏齊是臣的朋友,如果真在臣府上,臣也不忍心將他獻出來,何況他根本就不在臣府中。”

  秦昭襄王聽後再也忍無可忍,下令將趙勝抓起來,軟禁在趙國驛館中。又派人送信給趙孝成王,揚言要親自帶兵攻打趙國,不割下魏齊人頭誓不罷休。

  趙孝成王權衡利弊,不願意因保護外人而失去本國的鎮國公子,遂派兵包圍了平原君府邸。平原君家臣怕敗壞平原君的聲名,半夜偷偷放走了魏齊。魏齊走投無路,只得投奔了趙國相國虞卿。虞卿嘆道:“趙王畏秦,甚於豺虎,無論如何是勸不聽的。”幹脆舍棄相印,與魏齊一起逃出趙國,來到魏國王都大梁,預備依附信陵君魏無忌。

  魏無忌是魏安釐王的弟弟,為人仁愛寬厚,禮賢下士,士人因而爭相前往歸附於他,門下曾有三千食客,威名遠揚。他雖是平原君趙勝的內弟,但聽到來投奔的是正被秦國追捕的魏齊,心中不免有所猶豫,怕因此禍及魏國。魏齊一氣之下拔劍自殺,等到虞卿終於說服魏無忌出來接見時,卻已經遲了一步。虞卿從此隱居山林,潛心著書,再不過問政事。

  此時,趙國追兵已然趕到,當場砍下魏齊的人頭,函封送往秦國。秦昭襄王卻還是不肯善罷甘休,對趙國使者冷嘲熱諷道:“得和氏璧者得天下,趙國占著和氏璧不肯放手,難道還想稱霸中原麽?”

  趙孝成王無可奈何,只得又派人將和氏璧送去鹹陽。秦王這才心滿意足,下令釋放平原君趙勝回國。

  02

  這一日,鹹陽深宮中終於傳出宣太後病危的消息。再不可一世的人物,也敵不過時光無情的雙手,老態龍鐘的江羋也終於被歲月打倒了,走到了她人生的盡頭。

  她靜靜地躺在床上,分不清是白天還是晚上。醫師來了,巫覡來了,大臣來了,秦王也來了,她卻不願意見到他們的臉,趕走了所有的人。人生下來是一個人,走的時候也該是孤單的。她並不畏懼死亡,相反,她心中其實一直在暗暗盼望這一天的到來——她早已在臨潼為自己建造了巨大的陵墓,陵墓中除了布滿模仿秦軍軍陣的兵馬俑①外,還埋葬著她今生唯一愛過的人,一旦她生命之火熄滅,將會被運去那裏與他合葬。

  ①此兵馬俑即指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代兵馬俑。雖然公論認為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但因不少秦俑的頭頂梳有苗裔楚人所特有的偏於一側的歪髻,秦俑的服色也是五顏六色,非常鮮艷,與秦朝“尚黑”的制度有顯著差別。此外,不少陶俑身上刻有一個“羋”字,因而有人認為兵馬俑的主人實為秦始皇高祖母宣太後。本小說采用此觀點。事實上,宣太後與夫君秦惠王並沒有安葬在一處,秦惠王葬在鹹陽以北的公陵,宣太後葬在臨潼,距離驪山秦始皇陵不遠。

  但不知道什麽緣故,她心中還是感到了莫名的失落和惆悵。是因為被親生兒子奪走了朝政大權麽?是因為身邊沒有一個中意的男寵麽?還是因為她擔心在另一個世界與他相遇時,他已經認不出自己衰老的容顏?

  肉體的痛苦似乎一下子減輕多了,現在的她只覺得非常非常的累,疲倦如排山倒海般席卷而來,無可回避,無以抵擋,只任由眼前一切朦朧起來。

  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遊絲。恍恍惚惚間,有人來到了她的床邊,依稀就是孟說。高大威猛的身影在燈燭的映照中晃動著,像是一個不真實的幻影。他俯下身子,輕聲叫道:“太後。”

  江羋欣然道:“終於見到你了!我生怕我會忘記你的樣子。你是特意來接我的麽?唉,我太老了,你還是這般年輕,希望不會嚇著你。”來人道:“太後,臣是趙奢。”

  江羋驚訝地“啊”了一聲,道:“是趙奢麽?你來做什麽?”趙奢道:“秦王寫信給我國大王,說太後病重,臨死前只希望看到一璧一人,璧就是和氏璧,人就是下臣。我國大王不敢違抗秦王,所以命臣來秦國獻璧。”

  江羋已是彌留之際,愣了好半晌,才領悟趙奢話中之意,嘆道:“你被秦王騙了!而今你已經是名震天下的馬服君,你來了秦國,怕再也回不去了。”趙奢道:“臣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