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八桂靈域 20.關嶺魚龍(第2/2頁)

原來真是那條魚在作怪,這年頭奇怪的事情也太多了,連魚都有如此尖銳的牙齒!陳靜心急如焚地遊到我身邊,看到我受了重傷,她就把那幾朵大紅花收進了懷裏,要帶我浮上水面。陳靜來到身邊後,我就趕緊借著她手中的手電筒看清楚了那只魚的樣子。這只魚的頭像海豚,有一個長的而且有齒的吻。

這裏說的吻不是現在說的親嘴之類的意思,是人體解剖學名,是指口之角,在約成書於戰國時期的《靈樞·陰陽二十五人》中,就有言:“足陽明之上,血氣盛則髯美長;血少氣多則髯短;故氣少血多則髯少;血氣皆少則無髯,兩吻多畫。”

這只魚的嘴巴長而尖,上下頜長著錐狀的牙齒,整個的頭骨看上去像一個三角形。像今天的鮪魚它的體型適於快速遊泳,椎體如碟狀,兩邊微凹,一條脊椎骨好像一串碟子被串在一條繩索上,尾椎狹長而扁平。這只魚看上去適合深潛,頭兩側有一對大而圓的眼睛,眼睛直徑最達30厘米,而目前所知,現生脊椎動物中最大的眼睛是藍鯨的眼睛,直徑也才15厘米。

我心想,它的眼睛是不是大得過頭了,這樣的眼睛能下潛到很深的地方,看來這裏的地下水域可以和深海媲美。想到這裏,我驚詫得又吸進了一堆水,這是魚龍,它的那雙眼睛很難忘記,肯定就是魚龍了!我曾經在貴州看到過魚龍,但它不是活的,而是化石,已經死了有上億年了!

魚龍並不是魚,它們甚至比恐龍出現得還早,是一種類似魚和海豚的大型海棲爬行動物,戰鬥力超級強悍,在儒勒·凡爾納的《地心遊記》中就有魚龍與蛇頸龍相鬥的描寫,可想而只和恐龍媲美的這類動物是多麽的厲害。1821年,德國柯尼希圓壓式印刷機發明人,生於艾斯萊本的柯尼希認為它們是介於魚類和爬行類之間的動物,於是用拉丁語創立了魚龍 (ichthyo-saurus)這個詞。

當年,我在貴州看到魚龍化石,本來沒什麽值得奇怪的,因為上古時代,很多現在的內地都是古海洋,所以能看到海裏的生物化石。最讓人感到以外的是,我是在貴州的關嶺縣看到的魚龍化石,而關嶺就是發現紅崖文字的地方,是紅崖族以前居住過的地方!這裏面的事情太巧合了!

陳靜的眼睛也瞪得老大,看來紅崖人應該和她提到過這些兇猛的海洋猛獸。廣西算是地處西南,而在《山海經》的《海內西經》裏有提到過,在西南的地下,有一片地下深海,那裏有許多可以一口咬到鋼鐵和上岸的類似魚類的動物,大概說的就是魚龍,它描述的位置正好和這個地方相差無幾。剛才那條被我無意殺死的魚龍,比起平常的魚要大得許多,但是和魚龍比起來,應該只是剛剛出生的。這麽說來,我剛才看到的在地下晃動的黑影,難道就是成群的魚龍,而且它們要比這條剛出生的大上許多倍!

可能我正是倒黴的時候,想什麽來什麽,此時從地下湧出了幾只張著嘴的魚龍,它們看到把鐘乳石刺穿的小魚龍,立刻紅了雙眼。我心裏苦笑道,這下可有好戲看了,本來還以為這次冒險沒什麽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