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蠶殺 第六十五章 死亡請柬(第2/3頁)

“我們都不清楚,李健說都是通過中間人進行聯系的,對方也不希望暴露自己的身份,這種事畢竟不是什麽光彩的事,誰都希望暗中進行交易,通過中間人,我們彼此間都互不相識,也省了將來麻煩。”

“那陳海濤的死呢?是不是你們為了偷走全部的研究資料,所以才殺了他?”

“沒、沒有,我們沒有殺人!”胡浩庭慌忙解釋道,“我們只是為了錢,錢都到手了,我們為什麽要殺人呢?雖然說我們對陳海濤有諸多不滿,但也沒必要殺他吧!我們只是求財而已。”

“你們沒有,那李健呢?”

孟少輝此話一出,頓是讓胡浩庭語塞,不知該如何回答。

過了好半晌,胡浩庭才猶猶豫豫地開口:“其實警官,你的這種想法,我們當時也曾有過,因為據李健當時說,如果能有全部的金蠶研究資料,買家願意出比當時多五倍的價錢收購,但是很可惜,最終還是只以一半的資料進行了交易,這個過程李健也曾多次想偷陳海濤手中的資料,但是他根本不清楚陳海濤把資料藏在了哪裏,最後也只能作罷。要說李健有沒有殺陳海濤,這話我真的不敢隨便說,陳海濤的死的確非常突然,但是我想殺陳海濤根本沒有必要,因為他死了,對我們而言沒有一點的好處。”

胡浩庭的話的確有道理,陳海濤手中掌握著金蠶研究中最重要的一半資料,而且也只有他自己清楚資料到底藏匿在何處,如果殺了他,那就永遠也別想得到那一半的資料,既然如此,相信李健應該不會殺了陳海濤,因為殺或不殺,都可以用一半的資料進行交易,那麽又何必要冒險殺人呢?這完全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行為。

“你們手中只有一半的研究資料,根本不足以研究成功金蠶,那對方為什麽肯花高價買走呢?”孟少輝好奇地問道。

“研究如果能夠成功,那麽將會成為醫學史上的奇跡,會被載入史冊的,這完全是名利雙收的事,何樂而不為呢?陳海濤也是因為這一點,才沒有將全部的研究資料都讓我們知道。雖然我們手中的研究資料不足以完成金蠶實驗,但對方既然是內行人,相信花上些時間,研究出一只形態相似的生物還是完全有可能的,更何況對方是境外的醫療機構,他們無論是從人力還是能力上都會比我們高出許多,如果肯花些心思,還是有可能研究出金蠶的。”

“那以你對金蠶的了解,它除了抗癌外,有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嗎?”

“如果失敗,的確有可能會危及人的生命。當年陳海濤遇害後,他的老婆也就是公司的董事長廖欣欣曾想繼續研究下去,不過在動物的身上進行實驗後發現,金蠶雖然有了形態,但是我們根本無法有效控制它在動物體內的活動,以至最終導致動物死亡,而這個問題我們誰都無法解決,所以最終就只能宣告實驗失敗,廖欣欣也銷毀了所有實驗的資料。”

“既然你們知道金蠶的危害,居然還敢私自把研究資料出售,你們就不擔心被恐怖分子買走,制造成生化武器嗎?”孟少輝斥責道。

“應該不會吧!金蠶又不像炭疽菌,可以通過皮膚或者吸入進行傳播,金蠶本身就是一種生物,是有形態的,在它剛成型,還非常細小的時候,就必須立刻通過人的口腔進入人體,就像吃藥一樣,否則它就一旦長時間接觸空氣的話就會死亡,因為這種生物能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有限,從我們當時研究的數據來看,只有半個小時吧!至於陳海濤手中的資料能否沿長它在空氣中的生存時間,那我就不清楚了。”

胡浩庭小聲地解釋著,從他的話語中不難聽出,他其實也深知金蠶的危害性,但是在金錢面前,他早就已經把自己的良知拋在腦後了,當然,他為自己辯解的同時,也將責任往已經遇害的陳海濤身上推。

孟少輝聽完了胡浩庭的解釋,他倒沒有再斥責什麽,因為他深知那已經於事無補,他更關心的是胡浩庭話中關於金蠶的內容。

“你說金蠶不能暴露在空氣中超過半小時,那如果放在酒裏讓人喝下呢?”

“這個是可以的,雖然金蠶的原生形態還是蠶,但是利用科學的手段,使它的基因產生了變異,讓他的層表皮具有一種呼吸的作用,有點類似青蛙在水下用皮膚呼吸的原理,而且這層表皮可以抵抗強腐蝕液體,否則進入人的體內不就被胃酸腐蝕了嗎?”胡浩庭說道。

“那在你們幾個人當中,趙旭東和蔡文彬呢?他們也有得到過好處嗎?”孟少輝提出了新的問題。

“他們也有,只不過非常少,因為他們當年都還很年輕,還只是研究員,只是幫我們打打下手罷了,之所以李健也拉了他們下水,就是要用錢堵上他們的嘴,以免他們有什麽不滿去告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