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蠶殺 第六十章 陳年懸案(1)(第2/2頁)

為了能夠解開心中的疑惑,孟少輝找到了當年偵辦陳海濤案件的已經退休的刑偵隊長高國棟,希望能通過他對陳海濤的案件有更深入細致的了解。

“當年陳海濤的案件我現在還是記憶猶新啊!”高國棟喝了口茶,感慨道,“在我退休前仍沒有偵破這起案件,在我心裏始終是根刺啊!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我死了,都未必能閉得上眼啊!”

對於高國棟的這番話,孟少輝完全可以理解,也能體會到他內心的感受,案件經由自己的手,但直至退休都未能偵破,這對於刑警而言的確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

“高老,我看過當年案件的資料,案件的本身其實並不離奇,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地簡單,但是為什麽始終不能破案呢?”

“往往看似簡單的案件,偵辦起來卻並不容易。”高國棟端著茶杯,聞著茶水撲鼻的香氣,仔細回憶著:“當年這起案件,死者是在失蹤後的第三天被發現,而在這三天的時間裏,連降大雨,整個案發現場可以說被完全的破壞,我們能從現場找到的線索微乎其微,所以我們只能從案件的本身來尋找突破口,可是這起案件的難點就在於此。”

“死者陳海濤被發現時身上的財物都在,也就是說基本排除了劫殺的可能性。從法醫給出的驗屍報告來看,死者的死亡時間應該是在淩晨的12點至1點間,在死者的身上也並沒有發現被死後搬動過的跡象,如果是這樣,很明顯,死者落崖的地點就是遇害的地點,那麽這裏就存在一個問題,死者為什麽會在半夜三更的一個人跑到那種偏僻的山上呢?”

孟少輝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雖然他知道高國棟不能給他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畢竟高國棟當年負責這起案件,從中一定會發現蛛絲瑪跡。

而高國棟心中的確也存在著和孟少輝同樣的疑問。

“你的這個疑問也正是我當年調查的方向,只可惜,一無所獲。”高國棟顯得有些無奈,繼而好奇地問道:“怎麽你突然對當年這起案件產生了興趣?”

孟少輝將李健和吳立凱的案件從頭到尾地敘述了一遍。

“嗯,你懷疑現在的兩起案件和當年陳海濤的案件有關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高國棟沉思了片刻後,點頭同意了孟少輝的看法:“而且兇手非常地狡猾,對所有準備犯案的場所都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踩點,更懂得利用金蠶的毒發時間將自己完全置身於案發現場之外,從而不留下任何的蛛絲馬跡。”

“兇手的犯案的確稱得上是滴水不漏,但是就因為金蠶這個行兇手法的出現,卻反倒是暴露了自己,所以我才會把調查的視線轉移到和金蠶有關的問題上,而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無疑就是陳海濤當年的案件。”孟少輝說道。

“嗯,你分析得非常合理。”高國棟再一次肯定道,“兇手懂得用金蠶作案,他的身份一定不簡單,既然現在兇手留下的線索少得可憐,那麽也就只能從行兇的手法和動機上找線索。”

“我來找高老您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您負責偵辦當年陳海濤的案件,所以我希望更深入的了解您對當年案件的一些看法。”孟少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