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懺魂 第三十七章 杜雨寒之死(第2/3頁)

孟少輝的分析頭頭是道,讓年輕的偵查員佩服得直點頭。在辦案的過程中,豐富的辦案經驗的確會使得案件在調查的過程中少走許多彎路。

“可是孟隊,我們也查過杜雨寒的人際關系,和她最親近的母親至今仍在醫院接受治療,她還有一個舅舅,在外省打工,楊玲兇案發生的時間前後,並未發現他有來我市的記錄。”

“嗯,照這樣看來,杜雨寒方面的突破口應該就在她肚子裏的孩子的父親身上了,想辦法查到和她發生關系,並使她懷孕的男人的身份,估計會對案件的偵破有一定的幫助。”孟少輝沉思道。

另一方面通過學校副校長郭強提供的記者名單,警方很輕易就找到了當天揭露話劇劇本創作真相的記者,根據這名記者所說,在準備去采訪之前,不知道是誰將一封信送到了他們單位的前台,並且信封上寫明要交給采訪華斯藝術學院的記者。

華斯藝術學院獲獎的話劇《懺魂》的劇本並非由參賽師生創作的,而是由一名叫杜雨寒的女學生創作的,她還是原本話劇的女主角,但可惜在三個月前她在學校禮堂的舞台上自殺了,如果沒有她創作的劇本,他們根本不可能獲獎,但是學校居然對她的貢獻只字未提,還無恥地將她的作品據為己有。而且她的死很可能是現在的女主角楊玲用了某種卑鄙的手段逼死的。以上報料內容真實可靠,記者朋友,如果你能在采訪的時候將此事披露,相信杜雨寒的在天之靈一定會對您無比感激。

最後在署名上則寫著“熱心人”三個字。

以上就是信的全部內容,信的全部內容都是通過打印機打出來的,紙張也是非常普通的A4紙。據記者所說,他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當時把這事說了出來,但沒有想到居然會是真的,而且最後所有的媒體記者都被校方趕了出來,之後學校的副校長找到了所有媒體的主編,最終將這件不光彩的事平息了下來。

如果單從匿名信的內容來看,其實並沒有什麽不妥之處,畢竟杜雨寒創作話劇劇本的事又不是什麽天大的秘密,而校方也只是不希望因為她的死對話劇參賽起到負面的影響,所以才會將她的名字從參賽名單中隱去。唯一比較吸引人的內容就是“杜雨寒的死很可能是楊玲用了某種卑鄙手段造成的”,而且也正因為這封匿名信的出現,讓校方在記者會上顏面盡失,更何況華斯藝術學院又是一所私立院校,一旦出現這種不利於學校的新聞,自然會影響來年的生源,也難怪事後校方會找媒體平息事件。

可以說匿名信的內容雖然簡單,但是影響力卻是非常大的,雖然事後校方用盡一切方法將這件事平息,但是能擺平媒體,可未必能擺平學校全體的學生,這種事難免不會被傳出去,由此可見,寫匿名信的人不只是單純地在揭露事件的真相,更像是故意想把事件搞得滿城風雨。

“先是匿名信,接著是記者攪局,緊接著楊玲遇害,幾件事接二連三地發生,並不像是巧合,更像是有人早已計劃好似的,如果是,那麽我之前大膽的假設就沒有錯,楊玲的遇害和杜雨寒的自殺有一定的聯系,可是這個聯系的點到底是什麽呢?”孟少輝緊鎖著眉頭,思考著,“不可否認,杜雨寒在自殺前的經濟來源是一個非常大的疑點,再有就是她自殺時懷有身孕也非常地奇怪,到底還有哪裏是我忽略的呢?”

與此同時,負責調查楊玲遇害前的通話記錄的偵查員的調查也有了眉目。

在楊玲遇害前,也就是晚上的22點16分的時候,有一個陌生的手機號碼呼入過楊玲的手機,通話時間大約有三分鐘,這一點和王志的口供完全吻合,只不過由於這個手機號碼是個新號碼,而且在和楊玲通話過後就一直處於關機的狀態,所以無法繼續追查。

而通過對楊玲手機的電話簿翻查,偵查員發現除了王志外,她還和幾名男性保持著不正當的男女關系,調查發現這些男性全都是一些已婚的成功人士,通過向這些人詢問了解得知,他們都是通過那個叫阿文的男人認識的楊玲,有些和楊玲也就是一夜情的關系,也有幾個人曾包養過楊玲一段時間。而在楊玲遇害的時間裏,這些人也都有不在場的證明,再加上分手後他們也都沒有和楊玲再聯系過,由此也排除了他們作案的可能。

“看來這個叫阿文的男人涉嫌組織****活動。”孟少輝說道。

“是的,不過之前王志提供的阿文的手機已經停機,而和楊玲有關的那些男人提供的阿文的手機號也一直處於關機的狀態,所以現在我們正通過其他的方式在尋找這個阿文的下落。孟隊,有沒有可能是這個阿文殺了楊玲,現在已經逃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