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麻雀村血案 第四章 麻雀村傳說(第2/3頁)

“那這兩種說法到底哪種更接近於事實呢?”孟少輝問道。

“好像是第二種吧!我父親對這其中的秘密研究了幾十年,發現如果是所謂的寶藏的話,那麽一定會埋在村子的某處,可是他找遍了村子的每一個角落,不僅沒發現一處有可能藏寶的地點,就連所謂的當年的太監墓也沒發現。然而第二種的可信性相對高一些,因為在村子的山上,的確有一座墓,是清末民初建的,墓的主人叫孫非,而在村子裏有一座廟,被稱為雀神廟,據說是當年孫非到了村子後修葺的,只不過裏面只有一尊不知是誰的雕像和一大堆很早以前的村民搞回的佛經書籍。”魏東升說道。

聽完魏東升的敘述,讓孟少輝感覺魏秋遠的遺囑的確是非常奇怪,如果說《雀歸巢》的詩中的確隱藏著什麽不為人知的秘密,那麽魏秋遠用了幾十年的時間都沒有找到,現在卻要四名子女在一年的時間內找出秘密,到底是出於何種目的呢?為了完成生前的心願?可就算如此,也沒必要以遺產作為賭注吧!如果一年的時間內四名子女仍未解開“雀歸巢”的秘密的話,那就等於什麽也沒有了,用這種方法來逼迫子女完成自己的心願,風險未免太大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魏秋遠早就知道了“雀歸巢”的秘密,他擔心遺產分配會引發四名子女間的爭議,所以才出此計策,能讓四名子女公平競爭,遺產自然是能者得之,但是這種方法同樣也存在著風險,他自己用了幾十年才找到“雀歸巢”的秘密,可是卻要四名子女一年內找到,感覺像是有些強人所難。

與此同時,筆跡鑒定專家對魏秋遠的遺囑也有了結果,通過和魏秋遠親自書寫的賬簿裏的筆跡進行對比,筆跡從書寫的力度、筆畫的結構、連筆的程度等各方面比較,都是完全一致,可以肯定遺囑是出自魏秋遠之手,毫無可疑。

“這不可能,大哥,這絕對不可能。”魏燕南激動地沖著魏東升喊道,顯然是對筆跡專家的結論非常不滿意。

“你們到底檢驗清楚沒有啊?”魏西落質問道。

“通過對遺囑和賬簿中的字跡比對,起筆、行筆和收筆都是完全一致的,我們已經檢驗得非常清楚了。”筆跡專家回道。

“難道就不可能是有人模仿的嗎?”魏北歸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每個人的書寫習慣各不相同,如果是刻意模仿的話,在字體的書寫過程中,免不了會有因為模仿而造成下筆的力度、字體的結構以及筆畫交叉連接的特征過於生硬,但是從魏秋遠先生的遺書中,以上的特征都非常自然,再比如遺書中出現最多的撇,像‘雀歸巢’中雀字頂部的少字底下的一撇,‘人’字的一撇,還有‘找到’的找字戈字旁的底下一撇,都書寫得均勻有力,並且每一個字的傾斜角度也和賬簿中出現的相同的字幾乎一樣,所以我們可以肯定,這份遺書絕對不是有人刻意模仿出來的。”筆跡專家簡要地介紹了檢驗的過程,並同時對檢驗的結果給予了肯定。

“你們放心,這幾位都是筆跡鑒定方面的專家,他們的鑒定肯定不可能存在問題,當然,如果你們還不放心,可以通過法院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如果想私下鬧事的話,後果是什麽你們應該清楚。”孟少輝嚴肅地說道。

“老東西,死了還要這樣折騰,到底有沒有把我們當成親生的!”魏東升怒吼道。

“就是,媽的,麻將廠大部分的股份都已經歸村子所有了,現在連錢都不想留給我們,真不是個東西。”魏北歸憤恨地罵道。

“那現在怎麽辦?老東西遺囑是這麽寫的,而且也鑒定了,是真的了,如果我們不按遺囑所說去辦,那就算打官司,吃虧的到頭來也是我們啊!”魏燕南說道。

“二姐,就算我們按遺囑所說的去找什麽‘雀歸巢’,你認為能找到嗎?老東西找了幾十年,到底找沒找到我們都不清楚,現在只給我們一年的時間,那要怎麽找?而且還不讓我們離村,誰要一年內離村半步,就視為自動放棄遺產繼承,這一年待在這鬼地方和坐牢有什麽區別?”魏西落發著牢騷。

“都別說了,既然米已成炊,我們再說什麽也沒用了,就按遺囑說的做吧!”魏東升已經完全沒有了脾氣,只能無奈地說道。

看著四個人在面對遺產時那副可惡的嘴臉,居然稱自己的父親為“老東西”,難道親情在他們的眼中真的一文不值嗎?錢對他們來說真的如此重要?

孟少輝搖了搖頭,轉身離開了這個是非之所,此時的他似乎能體會到為什麽魏秋遠會立如此奇怪的一份遺囑,或許他壓根就沒想過要把遺產留給這四個不孝的子女,他很清楚,如果把遺產輕易留給他們,早晚也會被他們敗光,可如果不留,又免不了他們要大鬧一場,所以才會立下這樣的遺囑,故意刁難他們,無論他們拿不拿得到遺產,都怨不得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