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2/3頁)

海鳴走到左邊第一家面前,敲了敲那扇木門。不一會兒,門打開了,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問:“有什麽事?”

海鳴說:“你好,我是個自由攝影師,想拍攝一些帶有傳統風格的民居建築——不知道能不能進您家去拍一下室內的構造?”

中年男人顯得有些受寵若驚,他樂呵呵地說:“當然可以,你進來吧!”

海鳴向他點頭致謝,然後走進屋內。中年男人的妻子和女兒得知他的用意後,都熱情地表示歡迎。

房屋裏面確實古色古香,海鳴在大屋和廚房裏都拍了幾張照片,中年男人又主動將他帶到小屋,也是他們睡覺的房間去。海鳴注意到,這間屋子裏有一扇窗子,能看到外面的山坡。他悄悄取出照片比較——不對,從窗口望過去,只能看到山坡的左邊,連那棵樹都看不到,看來不是這家。

海鳴又隨意地在這個房間裏拍了幾張照片,然後向房屋主人道謝,準備離開了。女主人招呼他坐下來喝水,男主人甚至要留他一起吃晚飯,海鳴謝絕他們的好意,走了出來。

這一次,海鳴來到中間那家房屋門口。其實,通過剛才的比較,他心裏已經有譜了——這一家的窗外能看到的景致,應該就跟照片上的角度差不多。

在敲門之前,海鳴注意到這戶人家的一些與眾不同之處:這個方型院落的房屋門前都按相等間距排列著支撐房梁的木柱——但這戶人家大門前的兩根木柱下方,卻有著其它木柱沒有的石頭柱墩。柱墩上面雕刻著一些像神靈鬼怪般的奇異形象。海鳴蹲下身去看地出神,卻不明白這些浮雕的意義。他用相機拍了下來。

站起來後,海鳴敲了敲木頭大門,他在門口等了半分鐘左右,也沒聽到裏面有動靜。海鳴又加重力氣敲了幾下,還是沒反應。他有些失望起來——難道家裏沒人?

又等了半分鐘之後,海鳴嘆了口氣,沮喪地轉過身離開,卻在轉身的瞬間聽到木門發出“吱嘎”一記刺耳的聲響,把他嚇了一跳。他回過頭,見門打開一小半,一個滿臉皺紋的老婦人有些惱怒地望著他,幹癟的聲音問道:“剛才是你在敲門嗎?”

海鳴注意到這個老婦人杵著拐杖,料到她腿腳不便,便趕緊說:“對不起,老太太,打擾您了。”

老婦人毫不客氣地說:“你要幹什麽?”

“是這樣。”海鳴故技重施,“我是個搞攝影的,到這兒來拍攝一些古民居,想到您的房子裏拍拍裏面的構造。”

“我這兒沒什麽好拍的。”老婦人冷冷地回答一句,然後就要關門。

“唉,等等。”海鳴推住門,懇求道,“老太太,您就讓我進去拍一兩張吧,不會耽擱您太久的。”

“我說了不行,你聽不懂嗎!”老婦人厲聲道,又要關門。

海鳴有些著急起來,他只有說:“這樣吧,老太太,要是您覺得我不方便進去,那您就把這門打開一點兒,我就在這門口照一張,那總行了吧。”

老婦人耐不住他磨,不耐煩地說:“好吧,你快些照!”說著將門打開一大半。

“謝謝,謝謝!”海鳴一邊道謝,一邊朝屋裏望去——這戶房屋的構造和剛才那家不一樣,沒有在裏面分成幾個屋間,整個就是一間大房子。屋裏的布局、陳設一目了然。

當然,海鳴一眼就望見了房屋正中間的那扇窗戶,不用對比照片他也立刻就知道,這回找對地方了——不但窗外的景致和照片上一致,連屋內的擺設也和照片上一模一樣。

海鳴在門口架起相機,正要拍攝,忽然發現這個大房子裏只有一張單人小木床,他好奇地問道:“老太太,您一個住這兒嗎?”

“你看不出來嗎,這屋裏哪裏還有別人?”老婦人沒好氣地說。

海鳴愣了一下,想起照片上那個白衣少女,不自覺地說:“您真的一個人住?那您的孫女呢?”

老婦人擡起頭望著他:“你說什麽?”

海鳴立刻反應過來失了言,他慌忙解釋道:“我……我猜的,我以為您跟您孫女一起住。”

老婦人臉上忽然青筋暴起,惱怒地說:“我沒結過婚,連兒女都沒有,哪來的孫女!你到底是來幹什麽的,要是不拍,我就關門了!”

海鳴難以置信地張開嘴,見老婦人又要關門了,他趕緊按了一下照相機快門,還來不及多照一張,老婦人已經“砰”地一聲將門關攏了。

海鳴拿著相機呆呆地站在門口,本來他還有些問題想問那個老婦人,但是很顯然,那老婦人已經不會再待見他了。

海鳴悵然若失地離開老婦人的家門,朝小院外緩緩走去,腦子裏胡亂思忖著。

這時,從小院走進來幾個十五、六歲的男孩子,他們背著幾捆柴禾,顯然是住在這個院落裏的。海鳴看見他們後,從工具盒裏拿出照片,走到那幾個男孩面前,展示出照片,問道:“請問一下,你們見過這個穿白衣服的女孩兒嗎?她是不是也住在這個院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