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客觀分析(第2/2頁)

李浩強微微點了點頭。

“這麽一來想要抓住這個兇手就更難了。”馬小蕓嘆了口氣。

歐陽雙傑說道:“是的,這樣的對手比一個正常人更難對付,因為他不按常理出牌。不過也不用氣餒,因為這類人的行為有一定的規律,這規律就是他給自己擬訂的行為準則,而他們比常人更在乎自己的行為準則,一般而言,他們不會輕易地打破這個準則,所以只要我們摸清楚它的規律,就能夠把他給抓住。”李浩強望向歐陽雙傑:“規律?”

歐陽雙傑“嗯”了一聲:“對,當然要摸清這個規律確實不容易,所以我們必須得用心,李隊,只要我們細心,認真地尋找,就一定能夠找到其中的規律,當然,希望我們不是因為付出更大的代價才找出這個規律。”

李浩強知道所謂的更大的代價是什麽,那就是兇手再作案,再有無辜的生命受到傷害。

李浩強用力地點了點頭:“我明白了,我會盡全力的。對了,歐陽隊長,你說你們正在辦的那個案子也是精神病患者作的案?”

歐陽雙傑說是的,然後把案子的情況說了一遍。

“你說,會不會是同一個人幹的,手法都是這麽的變態。”馬小蕓說道。

歐陽雙傑說肯定不可能是同一個兇手,因為精神病患者有著相對的固執與偏激,他們有著自己相對固化的思維模式與評判標準,從而形成了他的行為準則,同時他們會在心裏為自己進行一個角色定位,假如青石鎮的案子裏,兇手很可能就把自己定位在一個“法官”,一個“裁決者”的位置上,而雲都市的這個案子,兇手的定位應該不是“裁決者”,他對屍體最終的處置手段帶著溫情的一面。

“歐陽隊長,那你覺得我們現在應該從哪入手呢?”李浩強問道。

歐陽雙傑這次卻沒能夠給他答案:“這個還真不好說,你的案子的情況就和我的案子的情況一樣,說它讓我們摸頭不著腦一點都不誇張。所以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找到兇手的作案規律,也就是他的行為準則,再就是等待他的再一次作案,因為一次作案有它的偶然性與隨機性,兩次作案其中就必然有內在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