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監之亂

“左真人,你怎麽了?”賈珍見左登峰一直皺眉不語,便出言問道。

“沒什麽,去祖廟看看吧。”左登峰收回思緒加快了速度。

中國人重視宗室,有祭祖的習慣,古代城池中都會有兩座祭祀場所,這裏也不例外,東城的祖廟是祭祀祖宗的地方,西城的社稷壇是祭天的場所。

祖廟是一座獨院建築,木門是關著的,推門而入,院子正中是一條通道,通道左右各有一高達五尺的金屬香爐,香爐的材質不是青銅,而是一種顏色泛灰的金屬,左側香爐為三足,右側香爐為四足,在古代奇數代表男子,偶數代表女子,這兩座香爐分別祭祀的是男性和女性先人。

這兩座香爐並沒有中原地區香爐上的那種雲紋和龍鳳紋飾,只有兩個鑄字,三足香爐正鑄“姬”,反鑄“乾”。四足香爐正面也是一個“姬”字,反面為“坤”。

雖然還未進入四角橫脊的正殿,單憑這兩座香爐左登峰就已然確定這座城池先前是管叔鮮的城池,因為姬姓為周朝國姓,天子就是姓姬,管叔鮮的確切名字是姬鮮,管是他的封地,叔是他的輩分,因為他是文王三子,比二哥也就是周武王姬發要小,所以稱叔。

王城祖廟有房七間,嚴格遵循天子九諸侯七的禮數,推門而入,祖廟內並無祖宗牌位,只剩下了大型的長條形貢桌和供桌上的香爐,院子裏的香爐是族人祭奠的地方,貢桌上的香爐是諸侯王以及世子祭祖的專用器物,按理說也應該是乾坤兩只香爐,但是這裏的貢桌上卻擺著三只香爐,兩只擺放的靠近曾經放置靈位的區域,一左一右。第三只靠外,位於正中,是只三足香爐,無雙耳。

香爐是禮儀用具,也是凡人與仙人或者列祖列宗交流溝通的聖物,在古代使用的慎重而嚴格,祖廟裏就應該有兩只香爐,因為這兩只香爐並不是針對的某一個先人,而是包含家族所有的男性先人和女性先人,兩個就夠了,沒必要用三個。

這第三只香爐是只三足香爐,也就是說祭祀的是個男人。正統的香爐全都帶有雙耳,但是這只香爐並沒有雙耳,這在祭祀禮儀中屬於活人祭祀,性質類似於老百姓為某位清官蓋的生祠,因為這個人還活著,所以香爐就沒有雙耳。這第三只香爐出現在祖廟裏表明當年曾經有一個男人對他們這一支族人有著等同父母的恩德,不然不足以享受這樣的待遇。可惜牌位被這裏的居民給帶走了,無法正面確定這個幫過他們的人是誰。

“左真人,這裏什麽線索都沒有,咱去王宮看看吧。”賈珍環視著空蕩蕩的祖廟。

“該有的都有了,你還想要什麽線索?”左登峰隨口應答,眾人認為沒有線索是因為他們不夠細心,同時也因為他們知識面匱乏。

“這是一只再生香爐,是祭祀活人的,曾經有一個男人幫助過他們。”金龜子是道門中人,道門中人自然懂得更多傳統的儀式和禮節。

“馬真人,什麽叫再生香爐?”萬小塘接口問道,金龜子一直背著她,二人關系自然近一些。

“祖廟裏不應該放這樣的香爐,除非有人曾經救過他們的命,如同他們的再生父母,他們才有可能給恩人燒香,再生香爐是我們的口語,正規的說法是生爐,也就是祭祀生人的香爐。”金龜子出言回答。

“接著說。”左登峰挑眉看了金龜子一眼,此人年紀在四十多歲,雖然修為不如大頭,見識卻比大頭要足,飯沒有白吃的,橋沒有白過的,人也沒有白活的。

“左真人肯定已經了然於胸了,那我就猜猜看,猜錯了大夥兒也別笑話我。”金龜子率先留下後路,免得像大頭那樣被左登峰問的顏面盡失。

“左真人也說了,這座城池可能是姬鮮的王城,我感覺這座城池的主人就是姬鮮本人,他是周武王的三弟,周武王在世的時候封他為方伯諸侯,有自己的地盤卻仍在朝廷任職,用清朝的話說叫輔政大臣,用現在的話說叫政治局常委兼大省省長,這樣的角色還有一個,就是周武王的四弟姬旦,周武王是老二,老二死了以後,老三和老四都是輔政大臣,但是老三的封地在河南,他不能一直在中央呆著,總得隔三岔五的回封地看看。而老四的封地就在陜西,他能一天到晚的陪著小皇帝,左真人,周成王那時候多大?”金龜子話說到一半轉頭看向左登峰。

“登基的時候好像是十三歲。”左登峰想了想出言回答。

“還是左真人記得清楚,大家想,小皇帝才十三歲,肯定是誰在他身邊時間長他就喜歡誰,時間一長,小皇帝就跟老四姬旦走的近了,姬旦大家可能不熟悉,就是很有名的周公旦,周公旦趁機把持了朝政,老三姬鮮發現苗頭不對,就聯合封地跟他相鄰的老五以及武庚共同起兵討伐周公旦,結果兵敗,這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三監之亂。接下來就是我猜的了,姬鮮當時權力很大,而且是東部的方伯,他總有機會接觸修道中人,修道中人在他有難的時候幫助了他,將他和族人帶到了這裏避難,於是姬鮮的族人就在祖廟裏為那個幫助過他們的修行中人加了生爐。”金龜子說出了自己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