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正統法門

修行陰陽生死訣第一步就是心靜,只有心靜才能準確的以意導氣,要做到這一點對於左登峰來說非常困難,自從巫心語死後,他的心裏就一直充滿了仇恨,時刻想著殺掉藤崎為巫心語報仇。這種念頭一直縈繞在左登峰的腦海裏,揮之不去。

心不靜,就不敢貿然習練法術,最主要的是心靜與否並不能靠自己的主觀來決定,所以左登峰越是想要靜下來,他的腦子就越亂。

面對這種情況,左登峰最終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世間的一切都令他失望,唯一令他牽掛的女人也已經離去了,所以他對這個世界不報任何希望,他活著的唯一理由就是要為巫心語報仇。三日過後他找到了平和,這是一種看淡生死的平和,生死都能看淡,還有什麽能擾亂他的心?

修行陰陽生死訣的第二步是凝練氣血,將自身的精元或血氣轉化為元氣,這一步左登峰只能按照竹簡上記載的法門修行,盤膝而坐,意守丹田,冥想全身鮮血所蘊含的元氣向丹田聚攏,這個階段全靠自己的意念去想,沒有任何的動作,因為此時丹田之內空無一物,根本沒有元氣靈氣可供調禦。

萬事開頭難,盤坐冥想的過程持續了整整一個月,一個月之後,左登峰感覺到丹田之中有了微弱的元氣,這種感覺令左登峰堅信了修道之心,修行就好比滾雪球,最難的就是聚集最初的那個小雪球,小雪球一旦成型就會越滾越大,半個月之後,左登峰明顯的感覺到了小腹之中傳來了膨脹感,時至此刻,他知道必須驅使這股辛苦凝練而來的元氣去遊走並強壯十二經脈。

先前的一個半月裏,左登峰一直是以意聚氣,此時方才到了以意導氣的關鍵時刻,引聚元氣的過程中元氣是相對靜態的,而以意導氣遊走十二經脈則是動態的,必須以意念控制體內的元氣按照既定的路線遊走,如果說聚氣的過程是引來一群野馬,那以意導氣的過程就好比駕馭這群野馬,難度數倍增加。

由於十二經絡的行氣法門第一步走的是手太陰肺經,是從丹田向上提氣的,出“中焦”,拐“中府”,行“少商”。這一路線的元氣運行是由下而上再向下的,如果操之過急就會令元氣出現斷格,造成提到中途的元氣跌回丹田。同樣的也不能過於緩慢,太過緩慢會造成元氣失去本身的些許慣性,造成元氣閉塞在某一穴位無法移動。

不能慢也不能快,不能軟也不能硬,不能過分謹慎也不能太過大膽,時至此刻左登峰終於知道為什麽修行陰陽生死訣必須要求心靜了,因為只有心靜才能全神貫注的感知並控制體內的些許元氣。左登峰也終於明白為什麽修行的道人或者僧人往往獨居,因為倘若在行氣的過程中受到外界的幹擾,勢必令修行者的注意力分散,那些導引出來的元氣失去了意念的控制就會四處亂竄,造成嚴重的後果。

令左登峰沒有想到的是,十二經脈本身就是通的,不過間隙很狹窄,元氣從中遊走就像一個人在走一條很狹窄的道路,經脈會傳來些許酥麻的感覺。雖然沒有師傅指點,但左登峰敏銳的猜到這是正常現象,元氣遊走經脈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強經脈的強度,以便於日後容納更多的元氣通過。目前的元氣和日後從外界吸納的靈氣都可以統稱靈氣,是將來施展法術的前提,而靈氣的運行必須經由經脈,不可能從皮肉之間胡亂穿過,所以強健經脈至關重要,經脈越強越寬,日後可以通過的靈氣就越多,法術就越厲害。

左登峰第一次只運行了一條經脈便將元氣引回了丹田,目前的元氣只是由自身的鮮血凝集而成的,不但少而且雜,能順利遊走一條經脈已屬不易。

經過了短暫的休息,左登峰開始重新引導體內的元氣遊走其他的經脈,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元氣很順利的遊遍了剩余的十一條經脈。這時左登峰對於陰陽生死訣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十二經脈是人體的主經脈,利用元氣對它們進行強化,可以綜合提高人體機能,由此令得修行之人力氣增大,跳的更遠,跑得更快。

體內有了少許的元氣,左登峰隨後開始按照竹簡記載的方法打坐吐納,這種方法可以吸收外界靈氣為己所用,可以與體內的元氣混合遊走經絡,如果說體內的元氣是拉車的頭馬的話,這些外界吸收的靈氣就是幫助頭馬拉車的毛驢,雖然不如元氣精純,貴在數量眾多,而且這些外界吸納的靈氣也是日後施展法術的重要依仗。

世間的所有物質都是由陰陽二氣組成的,自然界中有著無窮的對人有益的良性氣息,打坐吐納的目的就是吸收這些良性氣息,壯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