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篇 三商案 第三章 杏花岡(第2/4頁)

正在猶疑,身後有人叫道:“官人!”

一男二女三個人急慌慌奔過來,是阿嫻和阿山夫妻。阿嫻是邱菡的貼身使女,今年十九歲,寬眉寬眼,性子快直,阿山夫妻則是雇來看院掌廚,都瘦瘦小小、精精幹幹。

一看三人神情都很焦急,馮賽便知沒有下落,忙吩咐阿嫻:“你帶我去那條田間小路。”

“就在那邊……”阿嫻回身指著右手邊一條小道,引著馮賽快步走過去,“轎夫有四個,都是二十來歲,另外還有一個帶路的,六十歲左右的樣子,光腦額,以前都沒見過。那帶路的說得有頭有尾,還說是官人您吩咐三官人去雇的轎子……”

“馮寶?”馮賽一驚,“你見到他了?”

馮寶是他弟弟。他家中一共兄弟三人,馮賽排行老二。三弟馮寶做事一向不著邊際,這幾天都沒見人影,不知道又到哪裏遊蕩去了。

“沒有。大娘子還問那人,三官人怎麽沒跟來?那人說三官人本來跟著一起來的,路上碰見個耍弄蟲蟻的,三官人就讓那些人先來,自己湊到人堆裏去瞧。大娘子聽了便沒疑心,就和小娘子帶著兩個姐兒上了轎子,小姐兒跟著大娘子,大姐兒跟著小娘子,我和小茗一人跟一頂轎子。走到這兒,他們就拐進這條道,我當時就覺得有點不對,可這該搗爛的死嘴又沒出聲問一問,著了祟一般就跟著轎子過來了。繞過這個彎兒,就是這兒……我聽見後面小茗好像聲喚了一句,才要回頭,就見一個人影閃過來,接著後腦一陣疼,就啥也不知道了,腦後這會兒還生疼……”

馮賽看了看四周,這條小道兩邊都是大塊林苗,附近都看不到人,轉彎處路邊有兩棵老榆樹,都很粗茂,榆樹後面是一片新育的杏林,沒有開花,但發出新葉,一片新綠蔥蘢,剛好遮住大道上的視線。

恐怕榆樹後預先藏了人,等轎子過來,從後面偷襲,打暈小茗和阿嫻,而後制住轎子裏的邱菡、碧拂和兩個女孩兒……

馮賽又向小道前方望去,往前再走幾百步,地勢漸高,林木也漸漸繁密,杏花開得雲霞一般,已經是杏花岡了。樹叢花影中,隱約可見遊人衣衫,不時傳來笑鬧聲。強人擡著轎子,只要穿進杏花林,裏面小路縱橫,就可以放心隨意逃走了。望著那漫坡杏花,馮賽心裏火焚一般。


孫羊店的左廊下,擺著八只大桶,散出濃郁酒香。

桶後有三條漢子,是搬酒工。中間一個光著膀子,濃眉,虎目,黝黑的方臉,正在拉一張一石力的硬弓,臂膀上的肌肉石頭一樣隆起。這人姓崔,他娘吃了一顆石榴生下了他,就給他取名叫石榴。長大後,他嫌這名字叫著不豪氣,就自己改了個名叫崔豪。

崔豪左邊那個叫劉八,細眼、尖鼻,薄嘴唇,說起話來尖聲快語,有點像八哥,人都叫他劉八哥;右邊那個叫耿五,小鼻、小眼,不愛說話,常日笑眯眯的。他們兩人都是崔豪的同鄉好友。

崔豪今年二十七歲,來自青州,家裏無田無業,只有一身力氣,幫人傭耕,掙些錢糧,每天只能吃個半飽。他聽說京城繁華,好討生活,便邀了劉八和耿五一起來到京城。來了一看,京城的確活路多,他們三個又有的是力氣,雖說吃住用物都比家鄉貴幾倍,但三人在城外爛柯寺後面合賃了一間破屋,每天找些活兒做,總算能吃個十成飽,還結識了一班外鄉來的力夫。

崔豪自小喜歡拳腳棍棒,沒有師傅教,就自個兒琢磨瞎練。來京城後,他結識的這班朋友中,有個逃軍,會武藝,能射箭。崔豪就跟著他學,其他朋友看著眼饞,也一起學起來,幾十個人學那些富貴人,結了個社,叫“穿楊社”。沒活兒時,就聚到城外練箭射樹葉、射鳥。

有次,崔豪一箭射落了幾十步外樹上一顆梨子,旁邊有個人正巧經過,大贊了聲好,一看,竟是京城“牙絕”馮賽。

馮賽過來問了他姓名來歷,說孫羊店正在尋幾個力工搬酒,一天兩頓飯管飽,一個人每月三貫錢,問他願不願意去。

他當然一口答應,孫羊店財力雄厚,在這店裏幹,比在街頭等人尋雇安穩牢靠得多,除開吃飯,掙的錢多了一兩貫。於是他便和劉八、耿五一起受雇到孫羊店。這裏果然吃得好,活兒還輕省。唯一不好的地方在於,平時不許走開,難得再有空閑去郊外練箭。他們便買了三張硬弓,沒事時,三個就在酒桶後拉空弓,練臂力。

這會兒,劉八和耿五都累了,坐在一邊休息,崔豪自個兒又拉了十來次,渾身大汗,正在暢快,忽然聽到身後有人喚他,回頭一看,是“牙絕”馮賽,看著神色不對,不似平日那麽安閑和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