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2/2頁)

這是一部極其罕見的精彩解謎作品,黑克·塔伯特的目的就在於此。他著力創作的,就是這種作品,而不是別的什麽哥特作品、鬼怪小說。而從他縝密的思考、故事的架構、人物關系的鋪墊、設計,以及文章中折射出的某些想法,都能夠清晰地看到他的野心。他也許會這麽想:看,雖然我是外行, 我只寫過一部推理小說,而且並不很成功。但是我相信,我現在寫出的這部推理小說,將是最正統的,沒有人可以超越。這樣也可以理解他第三部作品被拒後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而心灰意冷,從此拒絕創作的原因了。說起來,真的是很可惜。


推理小說,哥特小說

何謂哥特小說?其實哥特小說與推理小說兩者並非對等的關系。準確來說,推理小說與超自然的奇幻小說同樣起源於19世紀早期的哥特小說。哥特小說的特點在於大量使用恐怖元素,plot設計占一定分量,但最終的超自然部分依然無法解決。隨著哥特小說的發展,對於超自然部分的處理漸漸分為兩個分支。Horace Wapole等作家依然忽視對於超自然謎團的解釋,而此分支漸漸發展為恐怖及超自然小說;而另一部分作家例如Ann Radcliffe則以合理的自然原因來解釋超自然的現象,在這部分作家的影響下,推理小說的雛形漸漸形成。

隨著推理小說的發展,帶有哥特氣氛的推理小說,往往與超自然現象以及不可解釋的現象結合起來,形成不可能犯罪小說的流派。密室殺人、足跡消失與當地的(或者該住宅)的恐怖傳說相結合,達到一種心理恐慌以及奇幻、矛盾而不可能理解的效果。追求超自然以及不可理解的現象與最終合理甚至精妙的解釋之間的巨大落差,則是不可能犯罪作品這麽多年來廣為推理迷們所喜愛的最大原因。

《地獄之緣》是一個不可能犯罪大觀園。安東尼·布徹評價這部作品是“不可能緊接著不可能”。但是這部作品並非簡單地充斥著不可能犯罪。在事情發展下,開始出現了小的不可能犯罪,但是不久被合理地解釋。緊接著又出現了較大的不可能犯罪,無法被解釋。隨著人物之間交互關系的展開,動機、疑點以及相互之間的懷疑開始使案件的兇手可能性出現多元化的走向。同時,不可能犯罪又在積聚,有的可以以某種方式解釋,而有的卻是真的不可能被解答,而主線是亡靈的回歸和復仇。隨著不可能現象越來越多地出現,以及人物對於過去亡靈所應該存在的各種動機和罪惡,使書中人物(其實更加是讀者)越來越相信這個來自地獄邊緣的魔鬼的存在。甚至連多年潛心研究人類學的教授都不禁感嘆而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而故事發展的潤滑劑,就是這哥特式的氣氛。黑暗的降靈會、消失的魔鬼、夢遊、恐怖的長翅膀的魔鬼Windigo、現場所有的鏡子都被敲碎、赤裸裸的雪地上憑空終止的腳印、 撲克牌的預測,等等等等。這部作品也許稱得上最“哥特”的推理小說了。而這種“哥特”又並非日本小說中那種肉體、血腥的恐怖,而僅僅是一種傳說、心理恐懼以及使你不得不相信的巨大壓力。大家都說這是一部“類卡”的作品。但是在氣氛上,我想這應該是一部“超卡”的作品。

但是確實,相比專心研究不可能犯罪詭計的卡爾來說, 黑克·塔伯特對於這十幾個不可能犯罪迷團的解釋,顯得單薄和力不從心。雖然如此,能夠合理地解釋這麽多一環接一環的不可能犯罪,本身就是個奇跡了。

哥特與推理小說的完美融合,並以此來輔佐不可能犯罪現象,更有機地發展故事情節,應該是這部作品最大的特點。 而當你看完整部作品以後,你就會發現,十幾個不可能犯罪的謎團,並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樣架構起來,而是以非常復雜的方式架構著。包裹著不可能犯罪骨骼的皮膚血液肌肉,才是“推理小說”的精髓。plot設計確實是推理小說中不可或缺的基礎,文章也因此而豐滿和有底蘊及深度。也正是因此,這部“能夠”融合十幾個不可能犯罪謎團的作品,才算得上真正的精彩推理小說。